诉讼程序的数字化

  1.法院费用的电子支付

  《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法发〔2022〕8号)第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电子诉讼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讼服务网等平台在线查看案件相关诉讼费用信息并通过网上支付通道在线交费。人民法院通过智慧审判、智慧执行系统对接智慧服务系统在线发起交费通知、查看交费状态。

  相关司法实践情况:

  上海三级法院已开通线上缴费功能,并向当事人提供线上电子支付渠道,当事人无需至线下法院或银行大厅即可完成诉讼费用缴纳。

  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诉讼费用支付缴纳页面:

图片2.png

  2.案件的电子追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案件的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人民法院审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流程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向公众公开。

  第三条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门户网站以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链接。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手机、诉讼服务平台、电话语音系统、电子邮箱等辅助媒介,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主动推送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或者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 下列程序性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一)收案、立案信息,结案信息;(二)检察机关、刑罚执行机关信息,当事人信息;(三)审判组织信息;(四)审判程序、审理期限、送达、上诉、抗诉、移送等信息;(五)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六)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布情况;(七)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当公开,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公开的其他程序性信息。

  第八条 回避、管辖争议、保全、先予执行、评估、鉴定等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

  第九条 下列诉讼文书应当于送达后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一)起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申诉书、国家赔偿申请书、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二)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参加诉讼通知书、出庭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传票等诉讼文书;(三)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利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利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四)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当公开,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公开的其他诉讼文书。

  第十条 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调查取证、勘验、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笔录,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

  3.以电子方式查阅庭审排期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案件的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人民法院审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流程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向公众公开。

  第三条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门户网站以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链接。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手机、诉讼服务平台、电话语音系统、电子邮箱等辅助媒介,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主动推送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或者提供查询服务。

  下列程序性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五)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由于法律法规及政策可能存在的更新,本平台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一切以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公布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为准。

诉讼程序的数字化

  1.法院费用的电子支付

  《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法发〔2022〕8号)第十八条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电子诉讼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讼服务网等平台在线查看案件相关诉讼费用信息并通过网上支付通道在线交费。人民法院通过智慧审判、智慧执行系统对接智慧服务系统在线发起交费通知、查看交费状态。

  相关司法实践情况:

  上海三级法院已开通线上缴费功能,并向当事人提供线上电子支付渠道,当事人无需至线下法院或银行大厅即可完成诉讼费用缴纳。

  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诉讼费用支付缴纳页面:

图片2.png

  2.案件的电子追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案件的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人民法院审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流程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向公众公开。

  第三条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门户网站以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链接。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手机、诉讼服务平台、电话语音系统、电子邮箱等辅助媒介,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主动推送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或者提供查询服务。

  第七条 下列程序性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一)收案、立案信息,结案信息;(二)检察机关、刑罚执行机关信息,当事人信息;(三)审判组织信息;(四)审判程序、审理期限、送达、上诉、抗诉、移送等信息;(五)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六)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布情况;(七)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当公开,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公开的其他程序性信息。

  第八条 回避、管辖争议、保全、先予执行、评估、鉴定等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

  第九条 下列诉讼文书应当于送达后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一)起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申诉书、国家赔偿申请书、答辩状等诉讼文书;(二)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参加诉讼通知书、出庭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通知书、传票等诉讼文书;(三)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利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利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四)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应当公开,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公开的其他诉讼文书。

  第十条 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调查取证、勘验、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笔录,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

  3.以电子方式查阅庭审排期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案件的流程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人民法院审判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案件的流程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向公众公开。

  第三条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是人民法院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门户网站以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的链接。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手机、诉讼服务平台、电话语音系统、电子邮箱等辅助媒介,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主动推送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或者提供查询服务。

  下列程序性信息应当通过互联网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公开:……(五)庭审、质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询问、宣判等诉讼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由于法律法规及政策可能存在的更新,本平台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一切以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公布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