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政策解读 ( 2024年11月15日 )

  1.制定市域线票价履行了哪些程序?

  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相关要求,已履行成本预测、专家论证、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听取社会意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作出制定价格的决定等程序。

 2.轨道交通市域线票价机制定价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根据国家相关相求及我市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的功能定位,应建立体现公益性、差异性、便利性和前瞻性的市域线票价机制,促进我市市域线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如下。

  一是体现公益性。市域线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票价需充分考虑市民承受能力,并实施多样化的票价优惠措施,体现公共服务属性。

  二是体现差异性。市域线具有速度快、舒适性高、运营组织灵活等特点,设计最高时速120-160公里,平均站间距一般不小于3公里,满足1小时通勤圈的快速出行需求。以即将开通的机场联络线为例,市域C型车车体基本宽度3.3米,座位横纵结合布置,并配备行李存放区,可开行站站停、大站停列车,具备开行直达及跨线直通列车的条件。综合考虑市域线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的差异,实行差异化定价。

  三是体现便利性。轨道交通以便民出行、惠利乘客为优先考虑,市域线可以与市区线便捷换乘,未来与长三角都市圈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票价机制需要充分考虑乘客换乘计价及支付结算的便利性。

  四是体现前瞻性。票价机制不仅要适用于我市未来数年内开通的5条市域线,还要顺应未来超过1000公里的市域线网络及与长三角都市圈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的发展需求,避免票价机制频繁调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轨道交通市域线基准费率是如何确定的?

  答:制定市域线基准费率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市域线基准费率,并指导运营企业控本增效,促进市域线可持续发展。二是按照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市域线服务质量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提升市民乘坐市域线出行的吸引力。三是参考其他交通方式费率,并比较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市域线费率水平,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票价机制。

  4.市域线换乘计价规则是什么?

  答:市域线之间互联互通和中转换乘,按市域线计价规则连续计价。市域线与市区线之间换乘,市域线部分按市域线计价规则连续计价(不计起乘价),市区线部分按照现行轨道交通票价体系连续计价,两者累加。

  5.对于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为什么选择方案一?

  答:大部分听证会参加人及社会各方表示,方案一单一费率相对简单明了,方便乘客计算自己的出行成本;多数乘客乘坐里程在40公里以内,方案一票务支出相对较低。因此,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建议,设计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市域线选择方案一。

  6.市域线有哪些乘客优惠措施?

  答:市域线有以下三种乘客优惠措施:一是公交换乘优惠。持同一张公共交通卡或使用同一平台渠道“随申码”的乘客,地面公交与市域线120分钟内换乘,票价优惠1元。二是满额优惠。持同一张公共交通卡或使用同一平台渠道“随申码”的乘客,在一个自然月中,乘坐轨道交通(含市域线、市区线)累计满70元,给予后续票价9折优惠。电子计次票消费金额不纳入满额优惠。三是电子计次票。市域线电子计次票由企业授权发行,乘客可通过授权的线上官方渠道实名认证购买,不得转让他人使用。电子计次票以20次为一个基本套餐,自激活之日起30日内有效,单次优惠幅度为正常票价的7折(优惠后单次票价不低于3元),试行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