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职能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区级标准的编制与发布
一、基本情况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规划建设以来,依托G60沪昆高速和沪苏湖高铁交通体系,历经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现已发展为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的3.0版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着力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强长三角地区合作,全力打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驱动、产业和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为进一步优化G60科创走廊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松江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设立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率先在九城市之间试点实施营业执照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异地办理”。在试点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专窗服务工作,保障和提升服务质量,促成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地方(区级)标准的编制与发布,将服务要求和操作流程用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化,进一步促进G60科创走廊的要素交流。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总结试点经验,奠定标准制定基础。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试点营业执照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异地办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提供有益探索的制度方案。在试点过程中,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反复研究、先行先试等探索实践方式,设立了线上统一专栏、线下服务专窗,制定了《证照办理业务规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规则》《服务专用章管理规范》《综合服务窗口工作责任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为编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地方(区级)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开展调研对接,促成跨区域标准互认。在G60科创走廊开展营业执照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异地办理”试点,涉及三省一市九个城市,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必然需要以特定方式体现九城市对标准的互认。在标准编制前期,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主动跨前一步,由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合肥、芜湖、苏州三市开展实地调研对接,同时与其他城市进行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共同探讨、统一编制、分别发布”的标准编制工作原则,由松江区牵头开展标准起草,定稿后九城市采用各自地方标准发布程序予以发布。
(三)发挥联席会议作用,推动标准编制工作。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与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开展紧密合作,在标准起草、征求意见等环节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协调沟通的作用,确保了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取得成效
(一)统一标准文本,九城市启动标准发布程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专窗管理规范》地方(区级)标准由来自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14家单位共同起草,在完成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专家审定等程序后,松江区已于2019年8月13日率先对外发布实施。标准由九个部分组成,对专窗的机构和人员、设施设备的配置要求、窗口服务的礼仪、内容和程序及服务保障等方面予以规定,并对服务用印章和专窗工作的监督与评价提出了统一要求。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已正式行文商请九城市按照各自地方(区级)标准发布程序予以发布,目前合肥、宣城、芜湖等地已先后进入各自标准发布程序。
(二)加快要素流动,“异地办理”试点成效显著。2018年9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异地办理”开通仪式暨第一批异地证照发放仪式在九城市同步举行,当天发出第一批12张跨城市办理证照。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在松江向宣城瑞梅医疗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邦达通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颁发了营业执照,标志着“异地办理”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据不完全统计,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开通异地办理服务以来,九城市专窗共为企业群众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15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在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政务资源、提升办事便利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为推动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