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以“零距离”综合审批改革促建筑许可营商环境优化

根据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部署,松江区紧紧围绕“瞄准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对标世行测评指标,坚持以“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提质量”为要求,深化以“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为改革要义的“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线下依托“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线上依托“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管理系统”,深入推进建筑许可营商环境改革,为上海乃至全国营商环境排名再次大幅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改革的主要举措

2018年2月,松江区实施G60科创走廊“零距离”综合审批改革,成立G60科创走廊产业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办理,集成服务”。今年3月,松江区公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零距离”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松委〔2019〕66号),着眼“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的改革十字要义,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审批改革,提升审批效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产业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高标准建设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个窗口。坚持贯彻世界银行所倡导的一站式审批服务理念,以G60科创走廊“零距离”综合审批改革为抓手,线下实体化运作“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线上依托“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管理系统”,线上线下融合深化改革。线下,今年5月在G60审批服务中心基础上建立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中心主任由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亲自担任,推进从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市政公用接入等全流程的15个审批部门、6家公用事业单位全面进驻、集中办公。审批审查中心下设协调推进组和咨询服务组,协调推进相关审批审查事项和提供咨询服务。在行政服务中心积极打造工程建设领域综合窗口,整合各部门线下物理窗口,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综合窗口办理。线上,依托“工程建设领域审批管理系统”,接受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供排水、公用事业接入等阶段的审批审查事项一站式线上申请,申请材料受理后通过系统流转到各部门进行审批审查,批准后中心一次发证。企业可以24小时在线进行申报,各部门通过系统共享对接,真正实现了“一次申报、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发证”。

二是高水平开展迎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建立松江区迎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梳理提出迎世行测评任务分解表,明确48项具体改革举措,联席会议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定期开展联合检查,确保六方验收、低风险项目简化审批、不动产登记改革、公用事业接入手续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按期落实到位。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区建设工程领域营商环境评估工作,量化全区建设工程领域指标提升情况,掌握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加以整改。通过全面排摸、跨前服务、跟踪推进,努力培育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工程建设领域改革案例样本。今年3月,松江区代表全市接待世行咨询团队,并向世行展示了全市第一个全流程项目以及全市第一个六方验收项目。今年5月世行打分团队对沪数据核验时,松江为世行提供了总计13大项105个样本,其中在豁免环评、免予发改委投资备案、需掘路的用电报装手续等全市缺少项目案例样本的领域取得突破,以案例有力地印证了上海新一轮改革成果。

三是高效率试点社会投资小型项目开工零成本。借鉴世界先进经济体的管理理念和最佳案例,结合世行咨询团队专项调研后提出的反馈建议,松江区在全市率先执行社会投资小型项目开工零成本,率先开展勘察、监理、审图、供排水等费用减免试点工作。在没有可借鉴和可参考做法的情况下,制订出台了《关于在全市率先试点减免企业相关费用的操作办法》,并在最短时间内落地生成了一批享受减免费用的试点项目。培育全市实现社会投资小型工业项目开工“零成本”的首个受益项目: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连廊项目,在今年向世行提交的数据核验表以及与世行的正式磋商中,进行重点展示,为全市相关改革政策的采信提供了有力佐证。

四是高质量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松江区在去年3月成立区级代办中心和18个街镇、园区代办分中心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升产业项目免费代办服务能级,加强产业项目代办员队伍建设,全区代办服务专员规模扩大到50名,将代办服务范围从重点产业项目延伸到社会投资一般项目和小型项目。区代办中心与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积极协作,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日报、周报、通报和例会),组建微信推进群,互通信息,紧密沟通。建立以项目为单位的微信审批小群,加快审批速度。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是以改革保障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活力。深化“零距离”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松江区经济发展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截至11月底,新设立市场主体17917户,全区各类市场主体达18.37万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快于面上工业增速,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1-11月,复宏汉霖、顺络电子、昊海生科等349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备案,投资总额429.74亿元,超过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累计59个,备案投资总额达355.61亿元,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82.75%,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二是工程建设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自2018年改革以来,松江区2个工作日发出全市第一张施工许可证,1个工作日发出全市第一张全流程竣工验收备案证,3.5个工作日发出全市第一张全流程小型项目综合验收合格通知书。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复宏汉霖生物医药项目从土地证到施工证仅用10个工作日,超硅半导体全自动生产线二期项目从提交受理到发出施工许可证仅用9个工作日,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二期从拿地到开工仅花了13个个工作日。自上海市社会投资项目改革实施以来,松江区发出施工许可证127张,综合验收合格通知书91张,全市联审平台中松江区项目发证数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总量六分之一。

三是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快速发展。2019年,松江区先进制造业项目开工超过80项,竣工投产超过60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集中度和显示度不断提升,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研究总院、轮毂电机研发和生产、海尔卡萨帝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复宏汉霖、修正药业、昊海生科、顺络电子等百亿级项目启动建设。

四是市场主体感受度显著提高。随着“零距离”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对松江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感受度和实得感日益提升。截止目前,代办员共为79个重点产业项目和78个改扩建项目的全程免费代办服务,服务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1400亿元。通过推进社会投资小型项目开工零成本,69个项目减免费用477万元,其中勘察、审图、监理20个399万;供排水49个78万。满意度测评显示,办事服务对象感受度提升明显,满意率达95%以上。

【项目案例1】百事连廊(低风险项目)

百事松江工厂成立于1998年,是上海松江区的重要企业之一,多年来为松江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位于松江工业区的百事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已有一期、二期,为了使生产更加便捷高效,公司希望建设一条空中连廊,约600平方米,连接一期、二期的厂房,以便在两个厂房之间物料输送。两个厂房之间是市政道路,跨市政道路建设的连廊项目,在我区该类建筑项目申报史上还是空白。面对前所未有的情况,建管委、规划自然资源局等松江区职能部门努力为我们提供“店小二”服务,帮助公司尽早获取建设相关许可。

百事的二期工程是去年年底办理开工前建设手续的,当时也是赶上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11月8日拿到土地证,26日发出工规证,27号就在网上下载到了施工许可证。二期从拿地到开工仅花了18个自然日。

这次的扩建连廊项目,更是赶上了多项利好政策。在全市范围内,是第一个依托联审平台,豁免审图环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一次性发证的社会投资小型工业项目。同时,该项目的监理费还根据松江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率先减免社会投资项目相关费用的试点方案》的规范性文件,率先享受了政府买单,减免监理费用30万,极大的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投入成本、资金投入成本,同时间接的缩短了建设周期。

【项目案例2】复宏汉霖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

复宏汉霖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项目签约总投资近20亿元,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320010平方米。本项目于2019年6月5日取得土地证,6月12日取得审图证,6月17日取得规划许可证,6月17日下午发施工许可证。从土地证到施工证一共用了10个工作日。

复宏汉霖松江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定位为国内大型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基地竣工投产后,其生物医药产能有望成为中国第一、亚洲前三。基地将严格按照国际GMP标准设计,充分应用一次性生产技术、连续流生产技术等国际新技术,达到生物医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国际水平(医药工业4.0),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的现代化智能生物医药基地。目前,复宏汉霖已完成10余个产品20余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超过20种候选单抗药物正在研发中。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满足逾20款产品同时生产,预计年净利润可达16亿元,税收28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