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新三样”危险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开启常态化运行

  日前,装载“新三样”危险货物电动叉车和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集装箱,历时水水中转运输1天的时间,从江苏南京港运输至上海洋山港,安全装载至集装箱货船“地中海莱妮”轮出运,标志着“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水水中转运输在沪苏开启常态化运行。

  传统的危险货物申报模式除了在“始发港”提交申报信息,还需要在“中转港”重新办理申报。以这种方式进行出口,货物从江苏的港口来上海进行中转,共需进行6次申报,每次申报的审批时间最长可达24小时。

  据悉,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量达总量的一半以上。大量长江上游货物,需要在上海的外高桥和洋山港中转后再进行远洋运输。

  “一单制”“一箱制”新模式注重“始发港”和“中转港”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施监管结果互认,中转港海事管理机构非必要不再进行集装箱开箱检查,可在“始发港”办理“新三样”危险货物适运报告和一程船船舶适载申报。

  海事部门表示,“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也能吸引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企业选择物流时间更确定、运营成本更经济的水水中转“江海联运”模式,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