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为项目“量体裁衣”,铸就“雷克萨斯速率”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近日在位于金山区的上海湾区高新区挥下破土动工的第一铲,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两个多月,速度背后是金山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案例:通过“专班式服务”“链式化保障”和“超常规提速”等创新举措为项目“量体裁衣”,最终铸就了独树一帜的“雷克萨斯速率”。

  细化服务“颗粒度”,推动项目“加速度”

  “高效率政务服务”是实现“雷克萨斯速率”的一个关键词。自首次接洽后,金山推动组建了“市级专班统筹协调+区级专班全程跟进+服务专员贴身保障”三级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商务洽谈、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的全链条服务闭环。其中,区级工作专班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形成了综合协调组、政策服务组、前期工作推进组等三个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协同作战。

  2月18日,“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当天提交材料、通过审批、完成注册。此外,上海湾区高新区创新构建“双线协同”工作机制,不仅在线下专门设立联合办公点,还同步搭建了线上办公平台,实现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办公,高效推进项目落地计划。

  面对丰田汽车在多个专业领域的问题诉求,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解决?区投资促进办创新推出了“点单式”商务洽谈机制,提前梳理项目方需求清单,针对性制定了包含30余条保障措施在内的诉求回应清单,形成动态更新的“问题销项清单”,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责任主体、每个诉求都有解决方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项目需1692亩成片连块集中用地。据介绍,该项目涉及二十余个地块,面积最小的仅三十多亩,地块的用地性质极其复杂,推进难度极大。为破解困局,区规划资源局“定制化”开展规划调整,同步安排专人跟进、主动跨前服务。通过容缺办理的方式,“并联推进”各项工作,极限压缩时间,仅用时49天(含法定公示期30天)完成控规调整批复,成功将二十余个地块整合归一,助推项目早拿地、早签约、早开工。

  由于建设体量大且复杂,金山区建管委在项目厂房建设方面主动提供支持指导、提前介入、积极对接,全过程指导完善施工图设计,提升设计质量、压缩后期审图时间,优化形成科学合理、节能高效的整体厂房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服务中,金山区了解到项目方需要异地办理相关银行手续,但营业执照尚未领取的难题,为了快速解决企业诉求,金山区投资促进办服务专员当天即携带营业执照、企业公章等核心材料赶赴北京完成材料交接,不仅生动诠释了金牌“店小二”精神,更彰显了金山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以每一缕阳光雨露润泽项目

  在产业服务的“硬核”支撑上,金山区构建起高标准的“全要素保障矩阵”,积极协调推动电力、供水、燃气、电信运营商等部门,全力支持保障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落地,跨前一步帮助项目解决用电、用水、用气、电信等问题。

  其中,用电保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国网上海金山供电公司主动对接金山区政府规划,全力推进地块内电力管线迁改。同时,组建专业人员构成的“经理团队”,通过“容缺受理+线上报装”模式,指导客户完成临时用电申请。根据施工规模,团队量身定制了10个电源点、5000千伏安容量的临时用电方案。5月31日,首个临时电源成功接通,为项目主体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高品质生活配套则为项目注入更多“温度”。项目所在地上海湾区高新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周边地区教育、医疗服务提档升级,积极导入多元生活配套产业和商业业态,让企业“拎包入驻”、员工“安心扎根”。

  此外,高新区还会同区交通委优化公共交通路线,积极为项目设置公共交通站点;主动排摸企业职工子女就学需求,为首批核心岗位入驻员工建立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周边吉的堡幼儿园、上海金山杭州湾双语学校、金水湖实验学校等教育资源,将于今年9月开通首条“萌芽专车”线路,通过每日定点、定线接送,为孩子筑起安全上学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职工住宿需求,金山区统筹谋划3个点位共2000套人才公寓供项目方选择,同步规划布局高端商务酒店、日料等生活配套资源。在住房服务上,金山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建立人才购房数据库,精准推送房源;购房专员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贷款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公积金提取、税费核算等细节也都纳入服务清单,让人才安居安心。

  而在医疗资源方面,金山区将项目纳入全区重点企业人员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为高端人才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健康体检专场、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此外,还将会同相关医院建设可提供涉外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或国际医疗站点,全面满足外籍人士及高层次人才的多元化医疗需求。

  从“产业链”到“生态圈”,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的落地不仅仅是成功引进了一个重大项目,更是为金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金山区正努力承接好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

  近年来,金山依托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及作为上海制造业重要承载区的双重禀赋,主动融入上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蓝图,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截至目前,金山区共有159家汽车产业链上企业,涵盖了从研发设计、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多个环节。

  金山区立足“补链延链强链”,制定《关于建立重点产业推进机制的工作方案》,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全区七大重点产业之一,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倾斜,鼓励本土链上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发挥金山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作用,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技术交流与业务合作,不断培育壮大上下游企业。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强磁场”效应正不断显现,为此,金山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推动形成产业链龙头带动、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完备的高能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比如,加强市区联动、精准开展活动,目前共举办了十余场相关的推介会、圆桌论坛、企业家下午茶以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路演等活动,积极搭建优质企业合作的“桥梁”。

  项目落地后,面对千余个新增岗位需求,金山区推出专项人才引育计划,服务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目前项目方已有23名核心人员入驻金山,预计2026年底将达到近800人;在人才服务方面,金山区制定了个性化人才服务方案并明确人才服务专员,辅导企业申报上海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指导企业享受相关人才政策,为企业开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绿色通道。

  此外,金山区主动对接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引导中侨大学等金山高职院校加快“贴近”雷克萨斯项目,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探索形成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造“应用型+技能型”双轨人才,中侨大学正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丰田汽车公司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定向培养新能源车应用型人才和金牌蓝领。

  面向未来,金山正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立足高端化工和新材料、新型显示、算力服务等优势产业以及氢能、低空经济等特色资源,加强产业间协同发展、相互赋能,加速驶向千亿级“现代国际新能源汽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