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长三角一体化改革协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等部门的协调支持下,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已探索形成“青吴嘉”工程建设领域跨域项目一体化审批监管长效机制。继全国首个跨“青吴嘉”三地的“一点”方厅水院房建项目和首个跨“青吴”的“浦港路东延工程”市政项目实施一体化审批监管模式后,2024年7月,青浦区建管委与嘉善县建设局签订《规划21路跨太浦河通道新建工程一体化审批合作协议书》,标志着示范区跨域项目一体化创新模式运用进入新阶段。

  推进资格互认

  形成人才柔性流动发展格局

  为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制定实施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互认实施细则》和《关于二级建造师在本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注册有关事项的通知》,聚焦二级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标准、推动证书互认,打破专业技术人员跨省域异地执业和工作限制。在浙江省及江苏省取得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的执业人员,可在青浦区内企业申请初始注册、增项注册、延续注册及注销注册。截至目前,在上海进行跨省注册的二级建造师共计411人(其中浙江86人,江苏325人),涉及227家青浦企业,解决了外地企业整体迁移入沪后,无法在上海继续使用原企业内江浙二级建造师从业资格证的局面。

  深化制度衔接

  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

  2024年,以青浦区为主场开展的长三角示范区建设工程三地远程异地评标共16场次,合计11个项目。项目类别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利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项目涉及示范区方厅水院工程4个专业工程暂估价项目、水乡客厅创智引擎一期研发地块新建工程、西岑科创中心华为项目配套市政道路工程等一批示范区和本区重点工程。项目采用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开标,通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和现场分散评标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一主场二副场”模式,以青浦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中心为主场,分别在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7名评标专家开展评标工作,实现沪苏浙范围内三个会场同步进行远程分散跨省异地评标,为年内推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招标投标改革工作方案》积累成功经验。

  区域协同创新

  推进跨域项目协同审批与监管

  “一点”方厅水院跨域房建项目由青浦区建管委主办实施桩基先行、分标段开工等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整套跨域房建项目一体化审批机制。项目施工过程中创新开展资源整合型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以“红色工地”为建设标准,成立工地临时党支部,加强综合治理、维稳联动,合力共创优质工程、群众满意工程。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按照统一审批、联合审查、一体监管的要求,已初步拟定三地联合监管方案,通过固化监管人员、固化工作频次、细化建设技术标准、兼顾三地统分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合监管。开工1年多来,青浦区建管委共组织实施了联合监管5次。2024年5月、7月,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的浦港路东延工程先后发放青浦段、吴江段施工许可,实现了跨域交通项目的一体化施工许可审批。项目已全面开工,并由吴江委托青浦实施安全质量一体监管。7月,青浦、嘉善两地建管部门签订协议,明确由嘉善建设局主办实施规划21路跨太浦河通道新建工程一体化审批与监管,进一步为长三角示范区跨域项目一体化审批和监管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提供大量经验。

  日前,江苏、上海、浙江三地人大常委会陆续表决通过《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条例中首次提出的“跨区域许可互认”制度,在跨区域项目建设中,行政许可依法由三地行政机关分别实施的,三地可以共同确定一个行政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实行集中办理、联合办理。该制度的实施,大大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有效保障从项目审批到建设监管一体化长效机制的运行。青浦区将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的协调下,协同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地持续担负起工程建设领域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审批与监管的改革工作,实施区域一体化改革协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一块“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为毗邻地区跨域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