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打造服务极速、配套极优的智能汽车“理想城”

  上海国际汽车城软件园将全面竣工。这座现代化研发园区的建成,将通过软件创新赋能,同时带动硬件配套升级,进一步完善安亭国际汽车城的创新生态体系,助力实现嘉定汽车产业从规模优势向价值优势的战略转型。

  全维赋能·无忧入驻:构建产业服务新标杆

  作为安亭国际汽车城核心研发区的重要组成,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载体,于2025年5月顺利通过竣工规划验收,即将以完备的硬件设施和成熟的运营条件迎接全球汽车科技企业的入驻。

  建成后的园区将主要承载智能汽车软件研发和试制、智能汽车设计等核心功能。在空间设计上,园区充分考虑了企业发展全周期的需求,既提供了满足不同规模企业需求的研发办公空间,又配备了专业的试制试验场地。同时,园区还规划建设了完善的餐饮服务、运动健身等生活配套设施。

  园区前瞻性地引入了行业领先的联通智算中心,显著提升了园区的核心竞争力。中心采用业界顶尖的模块化设计,整体算力规模高达4兆瓦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相当于1秒钟下载3部蓝光电影,这一成绩不仅刷新区域网速纪录,也使得嘉定迈入万兆光网商用时代。这一重要基础设施不仅能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研发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还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训练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服务解决方案。

  园区入驻企业贝腾软件(BeTen Software)是一家德国技术企业,作为全球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链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贝腾软件中国区副总经理表示:“选择落户于此,我们看重的正是园区打造的垂直产业生态。在这里,芯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整车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步行5分钟就能找到合作伙伴。特别是园区提供的共享实验室、政策管家等配套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投入研发创新。”她特别强调,这种“产业社区”模式让外企能快速适应中国市场,真正实现了“带着创意来,拿着成果走”的研发新体验。

  一核引领·一轴贯通·五区联动:赋能汽车产业新范式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软件定义汽车”的深刻变革,软件算法能力已成为决定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为了更加精准地服务新兴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承接和支撑汽车·创新港的溢出效应,我们着力构建‘软硬结合、产研一体’的汽车软件产业生态圈,为入驻企业提供从技术验证到商业落地的全方位支撑。”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投资促进部部长说。

  作为上海首个以汽车命名的软件园,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创新性地采用“一核引领、一轴贯通、五区联动”的空间规划理念,构建起“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生态繁荣”的闭环系统。这种布局模式突破了传统产业园区‘地理集聚’的局限,通过5G专网、数字孪生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深度赋能,园区成功实现了从物理载体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质变,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范式。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产业背景下,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重点布局四大核心产业方向: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计算平台、车机数字系统工具链、车联网与智慧交通。随着AI大模型技术对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园区依托上海国际汽车城全产业链生态,已构建起从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到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软件平台、汽车芯片、智慧出行的完整产业矩阵。目前,园区已吸引包括50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行业组织在内的产业生态伙伴入驻,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网络。其中,中汽协软件分会、智能网联分会等权威机构的落户,为园区注入了强大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话语权。

  在生态建设方面,园区实施“四维驱动”战略:打造开源产业平台,培育“汽车+软件”复合型人才,举办品牌开源活动,构建全球技术合作网络,加速推动智能汽车开源生态的迭代升级。

  面向未来,园区将推动汽车核心技术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延伸,打造跨界融合的创新试验场。目前,园区正重点围绕智能汽车软件、车联网和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三大方向开展精准招商,聚焦自动驾驶算法、智能座舱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培育从基础软件到应用生态的全栈能力,目标建成全球领先的汽车软件创新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