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关于三个层面深化企业 服务工作机制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届九次全会关于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的相关要求,持续提升企业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虹口区实施了三个层面深化企业服务工作机制(以下简称“三级服务机制”),在区级、部门和分中心三个层面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的服务框架体系,进一步整合全区各方服务资源力量,快速协调解决企业大调研和日常走访联系中发现的各类企业诉求,通过织密织牢全区企业服务“一张网”,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三级服务机制由区级层面、职能部门层面、招商分中心层面定期开展企业服务工作例会,围绕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进行研究协调,重点突出各分中心与功能性国企、街道、属地市场监管所、税务所的协同作战效应。三个层面服务机制结合了地域特征、产业分布等因素,明确各分中心与各街道、功能性国企的一一对应关系,切实形成了“属地化组团式”服务架构。

自三个层面服务机制正式实施以来,共组织开展了33次企业服务专题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协调企业诉求120条,有效解决73条。

三、取得成效

三个层面服务机制运行以来,除了有效推进企业问题诉求解决外,在进一步整合全区服务资源、提高企业服务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织密织牢一张网、解决三方面问题、推进三方面探索”的特色亮点。

(一)条块结合,织密织牢“一张网”。三个层面服务机制从组织架构上整合了区级、职能部门层面、分中心层面(包括街道、功能性国企、属地市场所、税务所)等各方力量,织密织牢了全区企业服务“一张网”,有效形成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协商议事的工作模式。

一是拉条为块,推进了扁平化企业服务新模式。明确将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以及属地市场所、税务所一并纳入到服务体系,分中心、街道、功能性国企可以直接通过例会平台协商解决企业在市场监管和税务方面的诉求,尤其是面对中小企业的面上诉求,可快速沟通处置,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是上下贯通,协调问题层层推进。三个层面服务机制明确了分中心层面每周召开企业服务周例会、职能部门层面双周召开一次、区级层面由分管产业的副区长每双周一次、分管综合经济的副区长每月召开一次,从例会的召开频率方面,确保了各层级一环扣一环,明确各层级会议的间隔时间,保障了问题层层上报协商的时间效率。此外,在分中心周例会召开后的第一时间,及时梳理分析各单位协商研究的问题诉求,形成问题清单和解决清单,对于分中心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由区投促办每周跟踪问题的处置进展情况,及时销项;对于需要综合协调的问题,主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部门层面例会或区级层面予以推进落实,确保企业诉求及时解决、层层推进,避免了问题久拖不决。

三是提质增效,构建融通互助“三个平台”。各分中心层面每周定期召开企业服务周例会,与各成员单位充分沟通信息、共享资源、形成合力,紧紧围绕深化“楼长制”、推行“一网通办”、积极转换企业等重点工作,逐步将企业服务周例会打造成“快速响应平台”、“问题处置平台”、“信息分享平台”,形成一个平台一个特色、一个平台一个亮点的局面。

其中,快速响应平台保障了在日常服务企业工作中,各例会成员单位对于能够快速处置的问题,可以立即调动其他成员单位的服务资源,帮助企业快速解决问题;问题处置平台保障了各单位能够将每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细分拆解,由各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明确分工、共同推进,达到了“握指成拳”的服务效果;信息分享平台保障了各例会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周例会平台将本单位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与其他单位共享共学、共同提高。

(二)务求实效,解决三方面问题。三个层面服务机制推行以来有效解决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夯实基层企业服务力量,有效解决了“头重脚轻”的问题。自街道取消招商职能后,基层服务力量收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全区企业服务仍以“条线”为主,越往基层服务力量越是单薄。三个层面服务机制通过整合属地市场监管所和税务所的资源,“拉条为块”,进一步充实了基层服务力量,特别是试点街道参与“楼长制”以后,为各街道有效提供了企业服务的抓手和资源,切实发挥了街道在服务企业的属地优势;

二是服务资源力量再统一、再平衡,有效解决了“服务过度、服务缺位”的问题。三个层面的服务机制明确了各个层级服务工作的重心。其中,区级层面着重协调涉及全区多部门职责的重点复杂问题;职能部门着重聚焦企业迁移、安商稳商等方面工作;分中心层面则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企业的一般诉求困难。而各分中心层面又包含了街道、功能区、属地市场监管和税务的资源力量,能够确保在分中心层面集中更多精力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以往“重点企业多方参与服务,中小微企业却少人问津”的问题,切实形成企业服务“全覆盖”的网络;

三是筑牢做实“一体化”招商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招商服务“两张皮”的问题。以往各分中心、功能性国企、产业部门在招商服务过程中各有侧重,由于各单位单独考核、服务企业所属行业不同、企业办公注册地区域不同、功能区域产业定位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各部门单位之间“一体化”程度不高,各自的服务资源力量被割裂开、合力不强。

通过分中心层面的企业服务周例会,有效凝聚了各方力量,使分中心、功能性国企、职能部门能够在同一个平台对话、围绕同一目标协商议事,打通了各种不同要素的阻碍,保障了单个部门的服务资源能够为周例会平台各成员单位所共用、而周例会平台的各方服务资源又能为单个部门提供有力支撑,切实增强了各部门单位之间的粘性,有效增强了“一体化”程度,推动招商服务两促进。

(三)先行先试,推进三方面探索。自三个层面服务机制推行以来,区投促办在与各单位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依托制度优势和资源优势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是推动“楼长制”向属地服务试点。自去年“楼长制”全面实施以来,虽然通过“一楼一长”的方式有效填补了楼宇服务责任单位的空白,但从推行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以“条线”为主、属地服务参与不高的现象。此外,原每个“楼长”单位要同时服务10幢楼宇,分散了服务力量,对每幢楼宇的服务深度和精度还不够。

通过三个层面服务机制的深入推进,虹口积极推动“楼长制”向属地服务试点,通过融入属地服务的资源力量,着力破解各分中心、功能性国企服务楼宇缺乏抓手、资源有限的瓶颈。

一方面,明确了各分中心和功能性国企在楼宇服务的不同定位。其中,分中心主要以新建楼宇为主,重点开展楼宇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协调落实企业引进、配套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功能性国企主要以存量楼宇为主,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区投促办进一步发挥楼宇服务属地化职能,对全区重点楼宇的“楼长”重新梳理分配,将原先一名“楼长”对应10幢楼宇试点为一名“楼长”对应2-3幢楼宇,让“楼长”腾出时间和精力对管辖的楼宇深层次挖掘问题、做好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试点将各个街道纳入重点楼宇楼长制,由各功能区将一幢重点楼宇按照属地原则,交由相关街道的分管副主任担任“楼长”。各街道以“楼长制”为工作抓手,强化属地服务,配合分中心及功能性国企,深入开展楼宇企业走访,有效夯实了基层企业服务力量。

二是探索招商引资形成新合力。以往各分中心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办法不多、只能依靠“人海战”一次次上门走访联系企业。为了破解招商引资“单兵作战”这一难题,全区充分发挥周例会平台的制度优势,将各部门单位共同纳入,形成招商服务新合力。在每周例会上,各单位及时通报走访联系企业中发现的企业诉求,由各单位共同配合,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形成“组团式”服务力量,大大提高了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

三是探索推动街道参与服务经济大局。三个层面服务机制的深入推进,有效的发挥了各街道属地服务优势,充实人力和物力配备,持续做大、做强街道商会在服务企业方面的功能优势,分别从整合街道职能科室资源、推动楼宇党建与楼宇企业服务深度融合、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推出服务企业项目清单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一些属地服务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