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创新建立融资信用成效评价机制,高效修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在融资道路上,常因增信难、信用受损而受阻。奉贤区创新建立融资信用成效评价机制,常态化归集科技研发、新型农业主体、公用事业缴费等多维信用数据,并依法合规推动水电、工商、税务、政府补贴等涉企信息转化为企业的“有形资产”,有效为轻资产、初创型企业增信。“这份信用画像如同企业的新‘身份证’,让银行更信任我们。”一家受益企业负责人表示。
机制运行上,奉贤聚焦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配两大特色重点产业,试点信用信息大数据实验室,通过产业特征精准画像实现差异化授信。同时,依托融资信用服务评价模型,赋能区级担保公司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针对信用修复流程繁琐耗时的痛点,相关部门纷纷亮出“破题利器”。区建设管理委信用修复专班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四阶审核+专用签章”模式,配合“受理即办结”限时机制,将修复周期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较全市平均时效提速50%。比如帮助某建筑企业一周内完成4次修复,挽回近亿元损失。
区市场监管局也在机制创新上取得了突破。他们全面推行“三书同达”机制,在行政处罚作出后7个工作日内,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形成“处罚-指导-修复”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合规建议书490份,信用修复告知覆盖率达100%。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一企一策”合规整改机制,为企业开具个性化“药方”,目前已惠及12家企业,助力2家企业建成标准化合规体系。此外,强化分级修复,构建“轻违免申享、重违容缺办”模式,实现轻微处罚“无感修复”、较重处罚“容缺预审”。“现在信用修复这么方便,我们企业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信用,规范经营。”一家完成信用修复的企业负责人说道。
此外,区应急管理局创新“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机制,在危化证办理中通过信用承诺替代传统证明要件,去年已为30家企业提前发证,51名人员通过信用承诺快速获证,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经营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