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奉贤区探索化解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新思路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一起来看!

  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

  是指非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假借消费维权、打击假冒伪劣等名义,以牟利为目的滥用投诉、举报、信访等权利,扰乱行政部门正常工作秩序、影响营商环境的行为。

  出台背景

  近年来,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乱象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不仅严重干扰企业守信茁壮成长,恶化营商环境,破坏市场生态,还浪费了大量的行政和司法资源,破坏了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奉贤区也面临着此类问题,必须积极加以遏制,为企业营造更加诚信清朗的发展空间。据统计,2023年,奉贤区职业索赔投诉举报件近1.4万件,同比增长近50%;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职业索赔占比分别高达98.3%和62.5%,对市场监管工作以及相关司法资源、社会资源产生了极大的挤占效应,给区域营商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全国范围无先例可学,无制度可循的情况下,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创新突破,态度鲜明从切断干扰源的角度,起草《关于依法处置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并于2023年11月22日,将《实施意见》不囿于区域范围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2024年3月15日,经奉贤区人民政府同意,《上海市奉贤区关于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发布实施,成为地方政府主动作为,依法处置市场监管领域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的首次探索。

  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指出,认定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具体应当从是否以牟利为目的、是否超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是否恶意浪费行政和司法资源、是否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综合判断、甄别。

  《实施意见》明确,对属于《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投诉,经综合研判符合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主要特征的,依法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立即终止调解,并按投诉程序依法答复。对其中可能涉及重大人身安全、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线索,将另行组织核查。同时,积极探索支持生产经营者通过报警、起诉等方式积极维权,完善对恶意中伤生产经营者、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行为的认定和惩处制度,依法加强联合信用惩戒,遏制并严惩恶意举报、恶意索赔行为。

  奉贤区将成立牟利性索赔联合规制工作小组,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依法履行对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规制的相应职责。联合规制工作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专班设在奉贤区市场监管局。

  根据《实施意见》,经综合研判,对符合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主要特征的投诉举报人,依法纳入异常名录,定期动态维护并更新。建立相关部门参与的共享数据信息渠道,实现名录信息以及相关投诉、行政处罚等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取得成效

  引发广泛关注,打响奉贤实践样板。自《实施意见》发布以来,该创新举措受到社会公众和上级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获众多国家级权威媒体平台转发,如中国市场监管报、市场监管半月沙龙、经济参考报、法治长三角、劳动观察、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等新媒体平台,《中国消费网》《中国发展网》《新民网》等网站,《中国市场监管报》《河北日报》等媒体,以及“老梁市监论谈”等知名自媒体相继转发、评论报道。

  遏阻效应初现,索赔件数量明显下降。《实施意见》实施以来,已制发投诉处理答复书50件,明确不予受理投诉约100件,截至目前,无一例此类行政复议。同时收集涉嫌调包、敲诈、勒索等嫌疑人线索 1件,经综合评估将 171名疑似牟利性索赔人纳入投诉举报异常名录。目前,牟利性职业索赔数量已从实施前平均每天近60件下降至日均20余件,下降幅度超50%,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已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