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在线办案助力高效审判 高质量化解企业多元纠纷

  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和新冠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警讯频传。本案当事人双方均系国内大型地产企业,司法若简单就涉案纠纷一判了之,可能加剧房地产行业的债务违约,还将牵连与之相关的企业员工、购房者、施工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利益。在线下诉讼不便的疫情期间,奉贤区人民法院依托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促成超1.5亿元的一揽子调解方案,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彰显了奉贤区人民法院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努力。

  一、全面审查企业危机,高质量化解企业风险

  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某地产集团公司于2021年签订《退出协议》,约定投资管理公司向地产集团公司转让所持有的上海某置业有限公司33%的股权,地产集团公司向投资管理公司支付转让价款逾1.5亿元。因地产集团公司一直未按时支付转让款,2022年1月,投资管理公司将地产集团公司诉至奉贤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地产集团公司支付到期应付未付股权转让款33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案件审判遇上海疫情封控,主审法官全面审查案涉合同的履行情况,创造性地将全部股权转让价款纳入案件审理范围,一揽子解决企业股权转让所涉纠纷,从根源解决了诉讼当事人的诉累。考虑到案件背后可能会产生的对于已购房业主、诉讼当事人以及新城区域稳定性的影响,认为通过调解给予地产集团公司一定“喘息期”是本案解纷首选,在征得投资管理公司的同意下为地产集团公司设置了30日的支付缓冲期。通过前期大量电话沟通、近十万字的账目核对以及线上调解,本案调解成功。

  在达成调解协议当天,承办法官依据投资管理公司申请出具解除保全裁定,并与执行法官协调配合,通过线上办结财产保全解封措施,保障了疫情期间地产集团公司员工工资的顺利发放,支撑了房地产项目保交付、稳民生。

  二、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助力高效审判

  根据《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当事人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形式自主表达意愿,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法官运用线上开庭以及庭审改革技术,诉讼当事人利用自动生成的会议码登入指定系统,法官、人民陪审员通过登录云间法官端以及云端合议庭,通过音质转换和图像识别等统一进行数字化表达与传输,使得质证、调解过程全留痕可追溯。

  主审法官通过前期反复电话沟通、线上质证、线上调解等程序查清事实、平衡利益,促成本起涉1.5亿元商事纠纷在诉讼当事人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高效快速解决。调解成功后,书记员通过电子送达的形式将调解书发送至诉讼参与人指定电子通信系统中,各方点击链接即可签收裁判文书。

  通过互联网传输、区块链电子存证技术、人工智能验证功能将原本局限于线下的纸质材料递送程序、裁判文书校对过程、庭审活动等司法场景拓展至“线上+线下”双空间,力克疫情封控所带来的限制与不利,充分践行了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以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审判职责,努力让改革更加惠及中小微企业,切实保障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在本案中,主审法官极早地化解了潜在的群体性诉讼风险,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