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办税“远途困境”,提升服务效能
一、工作背景
崇明区税务局经济税源以招商引资为主,从上海市区前来崇明办税的纳税人缴费人约占线下办税群体的90%左右。崇明地处上海远郊且地域狭长,交通较不方便。由于纳税人到崇明路途远、耗时长,常常抱着“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预期来办税,一旦发生资料不全办不成事或窗口排队等候时间长等情况,易产生不满情绪,引发税费矛盾。
二、工作举措
(一)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
积极探索容缺办理渠道,建立“邮人帮”立体化办税模式,通过“电子邮箱办理+材料后期补充”方式,为需要的纳税人提供容缺办理服务。创新推出“短信推”差异化服务,在12366服务热线线上一次性告知的基础上,再将政策咨询、操作路径等诉求同步点对点推送,把“线上语言”即时转化为“线下文字”,有效减少纳税人在线咨询时长,便于纳税人实时操作。
(二)推动“跨界”互通,构筑税费共治新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办税缴费体验及协同共治能力,崇明区税务局立足注册型企业为主的区域经济特点和纳税人实际需求,积极构建“税务+园区”税收协同共治格局。与宝山当地政府及宝山区税务局通力协作,联合横泰经济园区在宝山设立全市唯一跨区社会共治点,为企业提供远程帮办服务,节约纳税人时间和资金成本。目前,横泰经济园区共治点支持15项业务的远程办理,集“涉税业务办理、清单打印、纳税咨询”等多项办税功能于一体,便民举措惠及横泰经济园区3万余家企业,切实打通“办税缴费最后一公里”。
(三)延伸服务触角,靶向施策扩大覆盖面
基于崇明东西狭长的地域特征,崇明区税务局分别在本岛中部、东西部及长兴岛设立4个“兴税小明”企业服务站,在偏远乡镇设立大征期临时办税服务点,延伸诉求响应触角。2025年累计开展线上培训14场、线下培训18场,累计参与人数4081人次,其中4场为“春雨润苗”上门帮办活动,即每个大征期组织税务骨干前往远郊为个体户提供常规申报、更正申报、新电子税局操作辅导等业务,让纳税服务直抵乡镇基层“末梢神经”,累计已帮办649户次,解答涉税咨询324个。创新推出纳税人诉求快速征集二维码,纳税人可扫码进行涉税咨询、投诉、建议,实现24小时诉求“一码提交、自动收集、快速反应、精准直达”,切实解决数字化电子发票赋额调整、私房出租网上开票等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
三、取得成效
崇明区税务局持续关注涉税涉费高频热点诉求,在健全工作机制高效响应纳税人缴费人诉求的同时,以办税服务厅为切入点、以智慧税务为抓手,加强“人工+智能”横向联动,形成“2+4”服务阵地,依托2个社会共治点和4个企业服务站,着力打通办税缴费卡点,探出“新路子”,做优“大服务”,实现了纳税服务质效三大提升:一是精耕细作让服务举措更“优”。以更加主动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办税服务打造税务服务新模式,通过组建专业化帮办服务团队,将辅导帮办责任落实到人,提前介入、主动问需帮办,形成“信息推送+帮办辅导+沟通交流”服务体系,优化“全流程”服务,响应个性化诉求。二是创新举措让智慧税务更“快”。实现“后台”支撑兜底,助力“前厅”一体运营、融合办理,依托征纳互动跨域办协同能力和服务运营体系,持续探索网上办税服务新举措,优化业务流程、细化操作指引,聚焦纳税人“就近办、异地办”需求,及时解决涉税“急难愁盼”问题。三是问需解难让税企距离更“近”。坚持需求导向,持续优化“税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着力畅通税费诉求响应机制,努力将“问题解决清单”转化为“企业满意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