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行动向“新”行,惠企利民助发展

  崇明区税务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关于开展 2024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沪税发〔2024〕61号)的工作要求,2024年以“持续提升效能·办好为民实事”为主题,紧紧围绕推动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在税务系统落地见效,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贯彻落实总局、市局工作要求,区局坚持结合市局实施意见和本区实际情况,持续推出系列惠民利企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满意度。

  一、进一步夯实税费服务供给基础

  (一)畅通税费服务双通道

  为全力落实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推广使用工作,区局开展相关培训6场,累计覆盖16169人次;同时,区局优化了自助办税终端布局,结合社会共治点建设,将集成式自助办税终端入驻经济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商圈等纳税人缴费人密集场所,提供24小时服务,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保障设备平稳运行,方便纳税人缴费人“就近办、便捷办”,截至目前,崇明区税务局在城桥镇、庙镇、陈家镇、长兴镇设立4个企业服务站,在港西镇、宝山区设置2个社会共治点,初步形成了“一体多翼”共治格局,将税费服务真正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脉络。

  (二)优化纳税缴费信用评价

  崇明区税务局将纳税信用管理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纳税信用的引领、增值作用,有效提升征管服务质量,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守信纳税人税费体验,并围绕纳税人所需所思所盼,针对性采取一系列举措,助力企业发展。通过多方位立体式宣传,诚信纳税氛围愈发浓厚;通过“提醒、纠偏、修复、反馈”,信用日常管理不断强化;通过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企业诚信纳税意识不断增强;通过“银税互动”、制度优化,助力企业主体发展。

  (三)优化涉税专业服务管理

  区局根据总局及市局工作要求,本年度对“隐身”涉税机构进行核查,每月定期对辖区内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情况进行审核发布,对未行政登记的税务师事务所进行提示提醒。结合市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加强涉税机构在人员实名采集,协议补充录入等方面监管。

  为进一步规范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涉税服务人员的管理,提升涉税专业机构服务质效,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崇明区税务局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专项培训”4场,共计423户企业参与,累计回答纳税人问题78条。

  二、进一步提升税费服务诉求响应

  (一)健全诉求解决机制

  区局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聚好焦、抓关键、求实效。运用“枫桥经验”化解争议矛盾。紧紧围绕新时代“枫桥式”税务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聚焦党建引领、依法治税、税费服务、矛盾化解、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在基层税务所的运用,邀请经验丰富的乡镇司法所调解员开展培训,帮助税务干部增强化解矛盾的实践能力,力争区局税费争议矛盾化解率达到99%以上,“好差评”好评率不低于99.5%,保持实名差评回访整改率 100%。

  (二)增强破解难题实效

  结合崇明区小微经营主体较多的特点,崇明区税务局连续多年开展“春雨润苗”上门帮办专项行动,精准聚焦小微经营主体共性需求,切实解决小微经营主体急、难、愁、盼等问题,进一步疏通办税缴费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全方位优服务、送辅导、助纾困,为小微经营主体强信心、减负担、添活力,在大征期期间,安排办税服务厅业务骨干前往偏远地区为个体工商户开展“春雨润苗”上门帮办服务,2024年崇明区税务局已开展线下上门帮办服务8场,共计1201户企业参与,累计回答纳税人问题414条。

  三、进一步强化税费服务数字赋能

  (一)推进数据互通共享

  为进一步响应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更好服务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崇明区税务局结合上海市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携手区人社局分别走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为有创业梦的高校毕业生讲解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进行详细阐述,通过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等形式,深切回应高校毕业生的问题,用“税力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赋能加力。

  (二)加强数字技术运用

  区局重点做好可信身份体系人员账号管理,配合市局完成系统测试、验证和上线工作。持续推广税务文书电子送达,提高电子送达签约率和报送率。积极推广“乐企”平台,持续开展乐企宣传辅导,落实“一企一策”“一企一团队”等乐企推广要求,引导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接入乐企,做好相关乐企使用单位审核工作。

  四、进一步推进税费服务方式创新

  (一)持续推进“跨域办”

  区局创新打造征纳互动运营中心,融合一所、四所、二十一所,在办税服务厅设置“跨域办专岗”,配备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坐席,实现简单业务即时办、复杂业务限时办,切实解决纳税人缴费人距离远、不会办的难题,通过明确各部门角色与职责,确保服务流程顺畅高效,突破现有办理渠道和辅导渠道分离的壁垒。截至目前,征纳互动智能应答服务量约为20.2万,人工互动服务量约为3万,人工互动成功率为97.05%。

  (二)持续推进“跨境办”

  区局根据“税路通·一路沪航”子品牌建设要求,持续开展跨境业务集中培训和跨境企业“一对一”辅导,做好跨境纳税人诉求收集与分析工作,持续提升跨境税费服务质效,定期报送相关跨境服务分析报告;建立跨境企业诉求案例库,完善案例共享机制,切实解决跨境纳税人诉求。主动对接市局,配合本市跨境电子缴退库相关文件研究,积极报送相关典型案例,加强对跨境缴退库业务的宣传辅导,提升业务办理便利度。

  (三)持续推进“一窗办”

  扎实推进“枫桥式”税务所创建,全面推行“一窗通办”,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绿色通道,确保办税服务厅高效运行。截至11月底,电子税务局、自助办税终端办理业务量共计173.77万件,涉税业务网上办理率逐年上升。窗口涉税事项平均办理时长、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长较全市平均时长分别低21.27%、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