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监管促企业发展,崇明区着力推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跨部门综合监管

  今年以来,崇明区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充分发挥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催生了一批绿色食品种养殖单位及生产加工企业,目前崇明区已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1家,核定的绿色食品年产量约为50万吨。

  为保障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崇明区积极推进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食品生产企业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农业农村委打通从田头到加工厂监管链,进一步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守护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创新制度打通部门壁垒

  实施融合式综合监管

  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做到监管“无处不在”的同时,做到“无事不扰”,达到通过监管服务企业、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效果。崇明区市场监管局与区农业农村委努力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综合监管机制。一是对照《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食品生产企业跨部门综合监管职责清单》,梳理各部门监管职能,强化监管职能衔接,消除监管灰色地带,制定《崇明区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食品生产企业跨部门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实现覆盖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跨部门综合监管体系。二是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区域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部门间磋商,推进监管信息互通共享,了解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隐患,加强监管衔接,优化监管流程,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为导向,对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实施“无缝式”综合监管。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将检查方式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委两部门分开检查,统一为联合“双随机”检查,有效消除监管“灰色地带”,提高监管效能。

  贴心服务打通政企隔阂

  实施管家式全程服务

  全面梳理和完善本辖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使用权的食品生产企业名录,建立综合监管对象名录库并动态管理。紧贴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了解企业诉求,编写《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食品生产企业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梳理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进货查验及贮存、生产加工过程风险管控、食品添加剂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等各方面法律法规规定及操作指南,方便企业对照合规生产经营,在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推进绿色食品健康发展,提升本市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食品供给能力。

  同时,在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与信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手段,实行预警触发式监管,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对触发预警的食品生产企业及时开展飞行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其他企业不额外开展检查。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将原先23个检查项目、96项检查内容的检查事项,归纳为五大类、十四个方面的合规指引,对相同、相近、相关的检查事项进行融合,有效减少检查“重复项”,明确产品质量要求,同时减少了约40%的检查频次。

  科技助力建立追溯体系

  实现立体式共治格局

  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进一步推进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工作规范化,逐步实现“监管少打扰、过程可追溯、市民能感知”的食品生产安全过程防护新格局。在监管端,以推进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食品二维码追溯赋码为抓手,以食品安全风险为导向,充分利用数字化使用场景,实施线上检查、智慧预警、信用监管等技术监管措施,有效降低现场检查频次,持续推进食品安全治理创新。在企业端,帮助企业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以绿色食品原料溯源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上下游信息追溯,促进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消费端,推进预包装食品追溯二维码赋码工作,实现赋码率100%,方便群众通过扫码查询绿色食品追溯信息,轻松“感知”绿色食品从田头到工厂的生产过程,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开展中,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委根据企业反馈,将绿色食品种养殖环节和食品生产环节的追溯信息进行归集,合并使用“申农码”,有效统一追溯要求,减少企业产品包装上印制二维码的数量。

  下一步,崇明区将在政府服务上做“加法”,在监管频次上做“减法”,在综合监管上做“乘法”,在监管措施上做“除法”,进一步推广绿色食品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经验,深化跨部门监管改革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方位筑牢绿色食品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