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探索“市场监管+金融服务”新模式,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当前,宝山正以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为目标,加快推进“北转型”步伐,只有找准服务科创企业的发力点,才能更好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宝山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强化政银合作,拓展多元化多场景的服务企业路径,推进改革项目先行先试,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惠企便企暖企“最后一公里”,更好助力宝山“一地两区”建设。
一、推动“质量品牌”变“有形资产”
品牌是企业的竞争力,金融是发展的续航力,宝山区充分释放“质量+金融”双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潜能,着力培育更多崇尚质量、追求卓越发展的优质企业。一是升级质量金融项目。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共同研究探索质量金融新举措,联合推出“宝质贷”质量金融服务项目,将质量优势转化为信用优势、融资优势,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推动发布“农商宝质贷”“中银宝质贷”“建行宝质贷”,并初步探索建立“质量品牌贷”“质量提升贷”“质量助力贷”等多个维度的质量金融产品架构。二是加强质量基础服务。用好“质量与标准化研究中心”“科创人才港质量服务窗口”等平台,切实增强服务企业能力,让政策红利和金融配套惠及更多企业。2024年,研视科技参与宝山区卓越绩效孵化活动,作为卓越绩效孵化培育单位,享受到建设银行2000万元“宝质贷”,并于20个工作日极速放款,化解技术迭代的燃眉之急,实现项目在宝武、首钢落地,客户满意度提升15%。
二、促进“发明专利”为“发展红利”
打通科创成果转化路径,最大程度调动企业创新热情,深入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以“知产”引来“资产”,2024年,宝山区知识产权质押金额近20亿元。一是深化精准供给。以“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为牵引,精准对接服务企业,为欧冶云商、易碳数科等5家企业送上专利快速预审、知识产权运用等方案指导。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组织特色主题培训,重点面向辖区中小企业,邀请专家为企业提供维权援助、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专利快速预审备案、知识产权金融方案等培训讲座,提升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二是优化效益运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加强企业保护意识,有效解除金融机构对贷出资金安全的顾虑。国盛产投-宝山药谷服务直通站会同建行罗店支行持续开展金融赋能企业活动,为明亨机械发放固定资产贷款4700万元,并办理知识产权质押;为永大菌业、三荣电梯分别申报授信额度3000万元,后续引入商标权质押。
三、引灌“金融活水”润“产业沃土”
有了优质服务,如何尽快送到企业手里就是当务之急,宝山区聚焦“六大产业”,充分发挥“服务直通站”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做好企业贴心人,更好优化营商环境。一是面对面送课上门。各站点因地制宜,主动对接园区,为企业开设管理类公益课程,为创新园区做体检式报告,邀请行业专家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发展壮大,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服务直通站联合市药监局等部门为区内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举办3场大型产品注册培训会,调研走访83家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答复解决企业诉求70余件,对雨琪生物等10家初创型企业全周期跟进开展注册指导服务,其中6家企业顺利拿到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二是一对一精准扶持。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紧盯企业融资痛点难点,了解企业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融合市场监管与银行服务清单,传递分享银行金融创新产品。比如,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服务直通站推行“金融+”工作模式,与建行陆翔路支行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共作“需求对接”的文章,携手为30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便利融资”“高效融资”,把金融服务纳入站点服务清单内,开创企业差异化的贷款新模式。共帮助汉缔医疗等6家企业获知识产权质押等贷款授信超1.8亿元。
宝山区始终以提升企业感受度为追求目标,将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升级金融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助推“北转型”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