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三江全力助推邮轮经济,宝发展精准破解企业难题
邮轮产业是上海“五大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李强总理在上海工作期间,到宝山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揭牌,要求“打造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陈吉宁书记要求“加快培育邮轮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丰富文旅消费优质供给”。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宝山要“拓展邮轮经济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邮轮特色、海上门户标识度的文旅新地标”。《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明确“宝山吴淞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邮轮运营总部基地和以‘邮轮、游船、游艇’为主题的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随着央企邮轮运营总部——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落户宝山,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从吴淞口启航,宝山邮轮旅游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宝山区市场局“汇宝工作室”积极加强前台“进门服务”和后台“跟踪指导”,精准对接服务,赋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跨前服务,精心筑巢
作为我国邮轮运营的“国家队”,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国际”)今年1月正式注册落户宝山。华夏国际是由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实施的专业化整合项目,是中国旅游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联合上海市政府及所属企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邮轮产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在得知国务院国资委将在上海组建邮轮运营央企平台的消息后,经充分研究,决定将华夏国际落户宝山。宝山区市场局“汇宝工作室”抓住机遇、组织力量,专项推进华夏国际登记工作。
企业名称登记是办理营业执照的第一步,也是至为关键的一步。华夏国际作为央地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其名称字号不仅代表该公司在市场中的表现声誉,更是我国邮轮产业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2023年12月,在参与华夏邮轮注册核名事宜商议会议后,工作室负责人第一时间向市局请示汇报。市局大力支持并高度重视华夏国际登记注册事宜,了解到拟申报名称不含行政区划且字号特殊,市局领导悉心指导企业整理核名的相关申请材料,带队赶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线下提交。经总局领导手批,“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核名顺利通过。
配套完善,高效帮办
宝山区紧紧抓住央企邮轮运营总部对邮轮旅游销售渠道的影响力,深度融合、积极对接,聚焦邮轮游客和船员消费需求,布局商业业态、丰富产品供给,整合长滩观光塔、长滩音乐厅、长江河口科技馆、炮台湾公园等资源,开发高品质配套项目。位于宝山滨江沿岸的“上海·海上世界”是集购物、文化、餐饮、娱乐于一身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的重要一环。为保障其9月30日顺利开业,“汇宝工作室”积极对接,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为综合体顺利开业保驾护航。
一方面,通过深度调研走访施策,实现“精准把脉,量体裁衣”。宝山区市场局由“汇宝工作室”牵头成立专班,局主要领导带队赴“海上世界”综合体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商场规划布局、商户入驻、证照办理等情况,听取商场在办理商户登记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聚焦需求、跟踪落实,为商场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依托区级住所标准化数据库“无忧快注”平台,实现“数据赋能,效率跃升”。工作室帮办专员对物业方提供的房屋产权证、房产信息单、平面分割图等住所材料进行预审,并指导物业方将商场室号信息录入“无忧快注”平台。开业前期,住所库已实现对综合体四层商铺的全覆盖。在办照过程中,经营主体可通过全程电子化录入合同编码,实现住所材料“免提交”,最大化提升办事效率。
创新突破,共促发展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以下简称“邮轮港”)位于宝山区炮台湾水域,地处长江、黄浦江、蕰藻浜三江交汇处,为亚洲最大邮轮母港,是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邮轮港由引桥、水工平台、客运大楼和码头四部分组成,港区内共设有3幢客运楼,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可满足四船3.8万人次/日旅客的出入境需求。
为提升旅客在港等候体验、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效能,邮轮港拟在港区客运大楼内进行招商规划。因三幢客运楼均为水上建(构)筑物,邮轮港成功办理了上海市第一批海域使用权的不动产证。相关商户在办理经营主体登记中,“汇宝工作室”主动作为、创新突破,根据住所登记管理规范,在区政府授权部门出具证明文件的基础上,梳理确认住所使用相关证明材料,为商业主体办理营业执照提供有力支持。
下一步,宝山区“汇宝工作室”将根据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和邮轮滨江带品质提升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持续护航企业发展,助力打造宝山邮轮旅游形象品牌,为宝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