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经济”成为两会热词,未来将如何助推上海高质量发展? ( 2021年03月17日 )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演变。于变局之中开新局,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把做强做优“五型经济”提到新的高度,申城将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向纵深演变。于变局之中开新局,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把做强做优“五型经济”提到新的高度,申城将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如果把“五型经济”比作推动未来上海经济发展的一只手,那么,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就好比五指,每一个手指都勾勒出上海经济发展最鲜明的优势。握指成拳,“五型经济”又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合力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助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五指各成“峰”,聚焦特色锻长板

 

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审视“五型经济”的每一极,都是上海的优势和长板。“五型经济”厚植于上海这片发展沃土,向下深深扎根,向上枝繁叶茂,成为上海完善经济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看总部型经济的“增长极”,它在上海传统优势中不断蓄能,释放经济活力。四十年前,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就已进入中国,见证了上海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年初,百事决定为地区总部增能,百事食品将大中华区总部放在松江区,这里也将成为其在华最大的薯片生产基地。百事大中华区食品业务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谢长安表示,大中华区总部“落沪”,意味着生产、研发、营销、财务、人才、供应链等职能都将汇聚上海。

以开放聚能,这些年,一批批足以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申城,助力上海成为总部型经济发展高地。来自市商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已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71家、外资研发中心481家。市商务委主任华源说,“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实施“总部增能行动”,持续提升总部型经济的能级。

再看创新型经济的“增长极”,上海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三大先导产业,是前沿科技的“开路先锋”。近日,国际模式识别大会(ICPR2020)落下帷幕,在图表信息提取国际竞赛中,一家土生土长的人工智能企业——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华南理工大学、联想研究院共同组队,斩获所有7条赛道14个子任务中的11个冠军。合合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复杂图表信息提取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很新的研究方向,也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一连串的冠军,展现出上海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所达到的速度和高度”。

还有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上海要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必然要在各条赛道上“比学赶超”,让五指各自成为“高峰”,伸出手来每个指头都能独当一面。


握指聚成拳,构筑战略新优势

 

上海提出的“五型经济”,有形也无形。有形,在于它的特征明确,总部、创新、开放、流量、服务,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无形,在于它本身并不限定于某个行业,而是指明一个方向,比如,创新型经济看中引领策源功能和指数级增长潜力,服务型经济看中更大的辐射区域和更高的附加值,流量型经济看中要素资源高频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线上线下融合联动。

“五型经济”的背后,是经济业态越来越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行业边界被打破、重构,“持续打造代表未来都市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业态结构”。从细分维度看,每一条赛道是如此,从整体格局把握,“五型经济”彼此之间也同样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月13日,“智己汽车”在上海和美国拉斯维加斯、英国伦敦三地同步发布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IM智己”。而就在一个月前,这家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汽车公司在浦东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这股上海“造车新势力”能够闪电般启动,背后能看到“五型经济”的交融:上汽集团为其注入高能级创新,阿里巴巴为其注入高频流量,张江高科为其提供完整的高端电动汽车产业链资源和开放的创业环境。同时,智己汽车是上海总部型经济的代表之一,也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载体。

·去年8月,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编制的《世界城市名册2020》中,上海首次跻身全球第五。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权威排名中,关键指标不是GDP(地区生产总值),而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正如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副主任本·德拉德所说,“我们的重点在于勾勒和理解一座城市的经济是如何跟全球经济联系起来的”,这是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上海GDP为3.87万亿元,经济规模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站在新的高度,聚焦高质量发展,总部高度集聚、要素高效流动、深度融入全球……握指成拳的“五型经济”,将为上海构筑战略新优势。

 

打破常规手势,面向远景未来

 

完善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做强做优“五型经济”,就要打破“常规手势和思维定式”,上海提出,“十四五”时期要量身定制一批精准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头部企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五型经济”集聚区。

打破常规手势,意味着不限于一地一区。以创新型经济为例,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形成多点联动的“4+X”格局,重点发展张江、滨江、马桥、临港新片区4个产业集聚区,同时塑造X个品牌特色载体,以充分激发各方活力。去年,仅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当天,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就签约落地,渗入上海各个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逐渐形成联动之势。

打破常规手势,也意味着要创造让资源充分流动的可能。今年伊始,上海两个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揭牌,“张江在线”和“长阳秀带”计划在未来三年形成超150万平方米的新产业载体,集聚15万名从业人员,为流量型经济企业创造协同效应,打造产业新空间。

打破思维定式,则意味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杨浦区副区长赵亮表示,为了实现人才汇聚,杨浦区将对领军企业的人才落户和居住证办理给予便利。同时,在产业集聚区域和领域,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对第四学年的高校学生实施“第五学年”项目,培训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钱世超、王福明、安琦等多位市政协委员建议,打造创新型经济,上海应该聘请国内外具有前瞻思维的科学家组成“策源”前瞻委员会,每年为“策源”计划提出招标课题。

面向未来,“五型经济”是上海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超越自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