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年的上海:开放、活力与温度 ( 2021年03月17日 )
浦东最早一批创业者曾在浦东大道141号的食堂里,醒目地悬挂这样的标语——“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片语间透出一股不凡气度:与世界保持同步的达观与自信。
此时此刻,我们站在地球仪旁思考上海的未来。
眼下,上海正迎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一起擘划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会在这个节点绘就。
站在更宏观的时间尺度上观察,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种子在这里萌发;上海又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瞭望哨,是中国融入全球的前沿,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历经2020年的洗礼与淬炼,上海未来5年将是怎样一幅图景?
开放:努力跻身世界前列
人民的城市,首先是一座“开放”之城。
尤瑟夫·凯西斯在《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说过,过去的300年,仅有3个金融中心站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巅,400多年前起步的阿姆斯特丹,300多年前起步的伦敦和200多年前起步的纽约,后两者至今仍双峰并峙。
不妨畅想一下:若以百年为尺度,下一个城市是上海。
期许来自城市丰厚的历史底蕴: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是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远超东京等城市。虽几经沉浮,这座城市的血脉里却一直留存着作为金融城所特有的基因与气质——重规则、守契约、讲专业。
这种精神气质延绵至今。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上海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开放是上海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这是一个更宽领域的开放,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外合资建立上汽大众,再到特斯拉在上海成立国内首个外商独资车企,近期摩根、贝莱德、友邦等外资控股金融机构在沪落地,上海的开放领域从工业、商业、建筑业为主,加快向工商业、金融业等高端服务业全方位推进。
这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对标最高标准,上海助力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第78位大幅上升至第31位。临港新片区,这个被称为“上海离世界最近的地方”,正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大力推动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国家给了上海足够高的定位和期许,三大任务和一个平台给上海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想象腹地。
在空间上,最东端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与最西端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端侧重面向全球,一端侧重面向全国,构筑起“两翼齐飞”的战略布局,透出蔚为可观的辐射潜力。
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特斯拉上海工厂从奠基到大规模交付仅用了1年。马斯克欣喜地说:“之前,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这样快速的发展,中国就是未来。”
即使疫情输入风险复杂多变,上海也没有关上大门,依然与世界保持着密切的链接。
参加第三届进博会的法国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说,疫情之下,进博会是少见的没有暂缓或者取消的大型展会,这是展示中国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中国开放信心依旧的强烈信号。
前瞻未来,我们期待上海在纷繁复杂环境中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活力: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人民的城市必定是一座活力之城。“五个人人”中最激荡人心的宣言,莫过于“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过去一年,李佳琦、杨超越落户上海的消息一度上了热搜。不仅是向耀眼的流量明星敞开,这座城市也欢迎普通劳动者,比如代表上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取得车身修理项目金牌的外地小伙杨山巍和徐澳门,也凭借一技之长落户上海。
将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才引进上海,昭示着多元多样、不拘一格的人才观,透出的是上海“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质。
这亦是一种“隐性”营商环境——城市为每个人提供机会,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这座城市,吸引最顶级的科学家云集,也吸引最潮的电竞玩家驻扎,有直播达人淘金,也鼓励外卖小哥寻梦;这座城市,时尚又高级,也市井、烟火气。张文宏说过,我有无数次机会可以不在上海,但是最后我变成了上海人。
活力之城让更多创新创业者近悦远来。即便受疫情挑战,上海企业的活力依然未减。数据显示:去年5月,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976户,同比增长31.6%。也就是说,平均一天有近2000户企业选择在上海“诞生”,热度甚至超过疫情前一年的日均水平。
活力之城让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让创意四处涌动。上海此前一直遗憾没有超级互联网的头部企业,而这一轮发展,在线新经济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后浪”汇聚浦江“C圈”,上海催生出一批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正如一位代表说,这绝非偶然,这是上海包容并蓄的厚积薄发。
城市的交融性、互动性、流动性正是城市的精髓。未来五年,我们期待,上海回到更为根本也更为重要的原点,激发起更强劲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壮大更多“独角兽” “瞪羚”等企业,有更多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
眼下,上海正在大刀阔斧做“两张网”建设,启动全方位的城市数字化转型,甚至被业界誉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未来五年,我们期待,这两张网能打通制约数据流通的堵点,打破部门间、条块间、政企间的壁垒鸿沟,让数字技术向治理、生活、经济等领域全方位赋能,让上海真正成为未来之城。
大江滔滔不尽,大城生生不息。我们也期待,未来五年构筑异彩纷呈的城市空间,吸引更多青年才俊选择上海、扎根上海、书写属于自己的上海传奇。
温度:人民是真正的主人
不久前,两波寒潮侵袭上海,申城气温陡降。这两天,随着立春将近,城市的温度正在逐步回暖。
同样在升温的,还有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今年伊始,上海宣布大力推进一批“民心工程”,涉及旧区改造、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塑造、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停车治理等市民关切的问题。
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上海将把民生放置在更为显要的位置,强劲的经济指标之外,温度亦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底色”。
这份“底色”背后,上海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当视线从陆家嘴金融中心投向中心城区里弄,宏大的世界图景,切换为“拎着马桶看东方明珠”的辛酸背影,有限的空间资源内,是一道道被时刻注视的民生难题——这是“魔都”的另一面。
霓虹之下,万家灯火。人民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应当都能获得与这座城市的荣光相匹配的个人尊严,因为只有人民,才是城市真正的打分人。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去年,上海共完成旧改75.3万平方米,达到原目标的137%,越来越多的市民,告别逼仄的旧里,拥抱新的生活。
但这还不够。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未来五年,“完成全部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城市的温度,并非触不可及的指标,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或许是街头早餐车上热气腾腾的馒头,上班族得以多睡10分钟;或许是社区内新开的为老服务中心,老人能在“一碗汤”距离内安享晚年,也或许是家门口一批体育场地的开放,全家能够就近度过一个动感的周末。
看似小切口,实则大民生,更关乎城市未来的竞争力。
未来五年,在遍及街镇、居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中心城区“嵌入式”和乡村地区“互助式”养老服务将更为密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将持续提升。
城市的温度,更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中,面对被数字化时代遗弃的老年人,上海在全国率先立法,为老年人无障碍环境“保驾护航”。在长三角,异地养老的体制藩篱正不断被打破,老人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方式,未来五年,“底线民生”将向“质量民生”不断跃进。
以民为本的城市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这要求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到去年底,苏州河两岸42公里的滨水岸线已基本实现贯通开放,此前,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也已贯通开放。未来,“一江一河”将涌现更多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秀带”,城市有了情意,便连通了民心,我们期待,未来的魔都上海,将成为更加充满诗意的栖息地。
未来五年,上海将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速迈进,获得感成为检验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随着一件件“急难愁盼”被逐步解决,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未来五年的规划中,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是共享的理念,更是城市的允诺。
人民是城市真正的主人,城市的温度,更在于人民的声音能被真正听到。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海成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人民为城市发展贡献“金点子”。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