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制”为103栋商务楼宇提供“管家式”服务 ( 2020.03.03 )
一、基本情况
“楼长制”是指面向全区楼宇和园区,建立由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楼长”团队,深入一线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提供“管家式”服务的治理新模式。2018年2月,由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率先提出,后向全区推广实践。一年多来,普陀区进一步固化经验、建章立制,制订了《关于深化“楼长制”,全面推进普陀商务楼宇(园区)党的建设工作,持续提升楼宇(园区)效能的意见》,并上线楼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全区103栋商务楼宇楼长已全面覆盖。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街镇兜底的工作体系
一是在全区所有商务楼宇园区至少配备“一长四员”(楼长由各街道镇党政班子领导担任,党建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安全保障员、市场监督员分别由各街道镇科办、投促部门、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相关人员担任),建立区、街镇两级工作领导机构,统筹辖区内资源,实现企业服务的“一口式”受理、“一条龙”对接。二是建立“楼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楼长制”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工作及楼宇(园区)效能提升情况,推动楼宇(园区)内企业诉求解决。三是优化楼宇党组织设置,在标志性楼宇单独建立楼宇联合党委,推动楼长工作团队与楼宇联合党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二)构建“闭环式”管理、“一体化”协同、“组团式”服务机制
一是建立“闭环式”管理机制。建立“联络走访-问题发现-协调解决-跟踪回访”闭环管理机制,做到“五清四同步”(楼宇(园区)基本情况清、入驻企业情况清、企业需求清、党组织情况清、党员情况清;对新建的楼宇(园区)或楼宇(园区)功能、用途变更时,同步规划站点,同步掌握新入驻“两新”组织情况,同步建立党组织,同步转接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二是建立“一体化”协同机制。深化街镇与市场、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推动重点区域管委会、驻区单位、区域化党建单位等的组织共建、信息共通、资源共享。三是建立“组团式”服务机制。整合党建、政务、经济、群团服务资源,在标志性楼宇(园区)党群服务站内开设服务窗口,固定每月上门坐班时间,并持续完善服务项目菜单。
(三)打造功能复合、亮点突出的载体空间
充分整合党建、政务、群团服务资源,构建覆盖所有楼宇的党群服务站点网络,为“楼长”工作建起“前哨阵地”。同时,聚焦重点楼宇打造了“聚星港湾”“长相荟”“汇如益”等一批示范性站点,对不具备建站条件的楼宇则通过临近服务站工作辐射的方式实现站点联动。
三、取得成效
目前,全区10个街镇、103栋楼宇、24个园区已全面推行“楼长制”,自2018年“楼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楼长”团队累计走访企业7200余家,基本实现楼宇企业走访服务全覆盖,收集各类需求建议1255条,解决1219余条,比如,长风新村街道帮助楼宇企业争取人才公寓名额、长征镇牵头推动互联网企业组建行业联合党委等,切实解决企业诉求,楼宇服务工作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