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揽才 打造人才服务“金”字招牌 ( 2023.01.16 )

  一、背景意义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金山区正全力打响“上海湾区”城市品牌,将“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作为谋发展、抓发展的主线,努力在转型升级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能级。人才赋能对转型发展而言不可缺、不能缺。为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解决长期以来人才工作“部门化、碎片化”等问题,金山区人社局依托“一网通办”体系架构,以人才数据资源为核心,打造横向互联、纵向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平台形成了统一的人才资源库、企业信息库,以数字化赋能人才工作,提升区域人才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今年3月起,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各项功能相继上线运行,目前平台访问量达 7.24万 人次,已经办理各类人才事项 1951件。

  二、主要功能

  目前,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涵盖了3个端口:“一网通办”网页端、随申办移动端、综合管理端。

  “一网通办”网页端主要面向企事业用人单位,集成了人才政策查询、招聘信息发布、人才补贴申报、服务信息查询等四大功能模块,涵盖了7个部门32个区级人才补贴事项,真正实现了人才政策一站查询,人才事项一网通办,招聘信息一键发布。

  随申办移动端主要面向各类人才,打造手机数字金英卡服务,设置我的礼遇、我的咨询、我的申请、我的积分四个模块,涵盖政策咨询、服务预约、进度跟踪等功能,整合了全区各部门共36个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人才需求一键响应。

  综合管理端主要面向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业务流程覆盖受理、审核、公示、资金拨付全过程,并配置了办件清单、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经办人员可随时掌握人才事项办理进度,并对各类申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人才工作大数据,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特色成效

  一是从“笔尖”到“指尖”,助力人才办事提速增效。上海湾区人才服务平台建成前,区内各类人才补贴事项均依托线下窗口办理,提交材料多、办理流程长,且不易跟踪溯源。平台建成后,通过“一平台、多事项、线上申、马上办”的形式,企事业单位等只需通过“法人一证通”登录平台,即可快速便捷地完成各类事项申请,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提升了人才的感受度。此外,对于跨部门人才业务,平台实现了“统一受理、协同办理”,企事业单位在申办入口提交材料后即可等待后台办理进度,减少部门之间的奔波,真正实现了让企业“不跑腿”“零跑腿”。

  二是从“相加”到“相融”,推动人才资源共享联通。平台以共享、智能、精准为导向,一方面,主动对接区大数据中心,接入区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企业法人信息库,打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同时还积极向市大数据中心等有关部门申请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认定等数据的共享对接。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平台各项数据接入区大数据中心,同时向市大数据中心开放相关数据,实现人才资源信息的双向共享联通。

  三是从“网上”到“掌上”,促进人才服务迭代升级。为满足人才对移动端提出服务的需求,金山区在手机端开发数字金英卡服务,将人才服务阵地也从网上拓展延伸到掌上。经认定为我区高层次人才后,在数字金英卡页面会生成一个人才专属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作为人才身份标识,在区内有关景区、体育场馆、医疗服务机构,可享受专属定向服务。最近,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码使用的便捷性,我们又推出了“随申码”“人才码”二码合一功能,只要扫随申码,便可验证人才信息。

  此外,人才通过数字金英卡还可享受“点对点”专员服务,快速享受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文体休闲、住房保障、健康医疗、生活服务等六大类政策咨询,真正做到“掌心式”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我们下一步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优化升级产业揽才、平台兴才、服务留才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技术手段,以数学化赋能人才工作,实现人才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