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企业自治和共治活力,静安区的这个街道有“妙招” ( 2023.03.09 )

  为提升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快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静安寺街道深耕智能化、精细化治理,纵深推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形成了“一网统管”框架下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二三四”创新实践,有效激活了企业自治和共治活力。

  紧紧依托“一块大屏”的集成效应

  静安寺街道在“一网统管”平台上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发了企业服务大屏,实现了“四个集成”:数据集成,涵盖企业的状态需求等动态数据;资讯集成,全面整合财经指数、经济形势资讯;队伍集成,整合楼宇工作者、综合服务队、专业志愿者等服务队伍,与“一网统管”联动;服务集成,为企业、法人、个人提供30项服务,并将服务平台、资源、事项、进度等上屏,一目了然。

抓实企业和白领“两大服务”

  一是在做好“四保服务”的基础上,对接企业需求,当好楼小二和商圈管家。街道组建了楼宇工作者队伍和综合服务队,建立了“即知即办、平台协办、难题专办、特事特办”四项工作机制。楼宇工作者落实日常服务,综合服务队由街道服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各委办局等相关部门组成。

  二是精准服务“白领”人群,形成街道服务新品牌。街道协调各委办局在楼宇内设立政务一体机,率先建成事务受理服务延伸点,实现居住证、社保等36项业务政策咨询及受理。除此之外,街道针对商圈午餐偏贵的问题,联系区商务委将辖区白领午餐单位增加至11家,日供餐达到6000多人;高度重视白领的释压需求,在楼内设立白领减压室,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白领提供服务。同时,白领也积极回馈社区,参与服务“白发”人群,将“两白”服务有机结合。

探索推进“一网统管”建设的三项创新

  一是探索了企业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复工复产时,街道专门设立“同心家园”微信公众号作为企业信息自主填报入口,使得动态更新机制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聚焦安商稳商工作,探索形成监测经济运行风险的五色分析法。街道密切监测企业“人、事、财、地”动态,依据人员流动、劳资矛盾、税收变化、场地续租等情况,系统研判之后根据稳定程度将企业分为五类,用五种颜色实时显示在大屏上。通过五色分析法的关键事项预警和直观展示,街道对企业提供了分析研判,安商稳商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探索了研判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分析法。街道通过产业分析法从产值、纳税金额、就业人数等指标观察辖区产业变迁苗头,研判产业发展趋势。

推动形成企业参与营商环境优化的四种模式

  一是专业服务公司志愿为企服务,街道邀请辖区咨询、法律等行业单位作为街道“企业服务大使”,每月提供一次专业服务。

  二是楼宇之间加强需求联动和资源对接,街道推动商务楼宇“楼楼联动”,共同成立安保巡逻队,强化治安保障。

  三是辖区商场主动开展行业自律行动,久光、芮欧、晶品、1788国际广场四家商业综合体成立“静安寺商圈食品安全自治联盟”,签署食品安全自治共治公约。

  四是商家联盟自主推进店招店牌更新,愚园路上的91家店铺组成愚园路商家联盟,自费聘请设计师、施工队,对40余个店招店牌完成更新改造。

  静安寺街道通过“一二三四”创新实践,以智能化手段破解了数据不准、动态不清的难题,实现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丰富了“一网统管”的基层应用场景;提升了社区共治水平;探索了智能化建构无缝隙治理模式。

  接下来,静安寺街道将持续深耕“一网统管”建设服务企业智能化应用场景,以政府数字化转型赋能营商环境优化,以“绣花”精神提升精细化管理品质,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