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07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8日 文号:沪发改高技提〔2024〕19号)
颜丽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氢能产业未来发展,解决氢能规模化应用若干瓶颈问题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加强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鼓励氢能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强资金和人才等保障,对促进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
一、关于本市氢能产业发展整体考虑
国家和本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本市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多元应用,示范先行;强化安全,注重实效;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以打造基于自主创新的现代氢能产业为导向,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以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逐步构建绿氢为主的供应保障体系,夯实在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抢占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氢储能等未来发展先机。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二、关于制度创新和示范应用
本市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通过相关市级部门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政策创新为牵引,支持临港氢能产业发展:一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发挥临港新片区政策制度创新优势,在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海上风电制氢、绿色数据中心氢能利用等新技术、新应用上先行先试,为全市推广提供“临港经验”。二是在场景开放方面。发挥临港新片区在公交通勤、渣土运输、港口集卡、标准厂房等特色场景优势,支持临港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应用,培育引进一批重点企业。目前临港“国际氢能谷”已经启动建设,首期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三、关于完善协调机制和平台建设
本市目前依托新能源汽车、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已有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氢能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推进落实,推进政策制定、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安全监管等各方面工作。积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一是布局氢能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布局建设氢能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二是打造国家级质量基础设施平台。支持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认证基地,打造氢储运装备检测平台,组建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在IV型瓶、液氢应用等标准领域填补空白。三是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目前本市已建设了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功能平台、上海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等,连续6年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举办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
四、关于加强资金和人才保障
本市氢能中长期规划中提出:一是加强氢能相关产业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上市融资,探索金融助推氢能技术与商业发展的共生闭环。目前已注册成立上海临港新片区氢能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注册资本6亿元,正在积极推动本市国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重点投资氢能产业核心零部件、材料和装备等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重点企业引进培育等。二是加强氢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培育氢能相关学科专业,优化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一批涵盖氢能学科的绿色低碳技术学院,加大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制储运加、检验检测、安全监管方面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以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通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其他从业人员。针对氢能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加强服务保障。
五、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关于“出台完善涉及氢气使用的安全、环境管理统一政策”“加快产业推广应用”“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建设全面的氢能人才体系”等建议,会同本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激励政策配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打造氢能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提升本市氢能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多元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