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3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5日 文号:沪发改高技提〔2023〕27号)
姜琦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上海氢能源建设,推动氢能源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依托本市氢能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基础,加强氢能产业关键材料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力度,加大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支持力度,对促进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你们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我们高度重视,我委会同市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机管局、市科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当前,氢能产业发展正在步入快车道,国家和本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积累,行业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不断突破,示范应用大面积推广,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本市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 2035年)》,提出了“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空间布局:一是夯实南北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打造金山氢源供应与新材料产业基地。鼓励上海化工区工业副产氢的综合利用;聚焦碳纤维、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开展相关材料的研制生产。建设宝山氢源供应与综合应用基地。发挥宝武集团大规模钢铁冶金制氢能力,为宝山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有力氢源支撑;打造宝山区氢能重卡、氢能园区综合应用示范场景。二是打造东西三个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打造临港氢能高质量发展实践区。本市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重点通过相关市级部门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政策创新为牵引,支持临港聚焦燃料电池整车、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高水平建设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嘉定氢能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区。打造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整车开发等环节的产业集群,推进“嘉定氢能港”建设。推进青浦氢能商业运营示范区。搭建物流领域道路和非道路氢能车辆商业化应用场景;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地理优势,拓展氢能公交、氢能船舶运营示范场景。
二、关于加大氢能产业示范应用
围绕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本市将统筹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应用空间,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打造若干世界级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一是加快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应用。全面推广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车辆的应用,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货车及大型乘用车的市场空间,逐步推动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领域的示范应用。二是加大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应用。三是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的替代应用。以氢作为还原剂开展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扩大化工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应用规模。四是重点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世界级氢能产业园、深远海风电制氢示范工程、零碳氢能示范社区、长兴低碳氢能产业岛、横沙零碳氢能生态岛等“八大”世界级特色应用场景。
三、关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本市积极推进落实国家示范应用任务,牵头联合苏州、南通、嘉兴、淄博、鄂尔多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6个城市(区域),组建上海“1+6”城市群,全面完成第一示范年度车辆推广、零部件攻关、加氢站布局等各项任务目标。同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关于新能源车船享受车船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燃料电池商用车免征车船税(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2023年延续对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购置税。
本市出台《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规划(2021-2025)》《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等文件,并制定《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环卫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市区协同支持整车示范应用、零部件产业化、车辆运营、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车站一体化数据平台等领域发展。截至2022年底,本市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300辆,涉及网约租赁、城市公交、通勤班车、物流配送、重卡运输等应用场景,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4100万公里;其中,在临港、嘉定、金山、奉贤等区域投放了157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取得了积极的示范效应;推进燃料电池环保车辆示范应用,嘉定已投用氢能环卫车2辆,临港已投用氢能渣土车1辆。目前本市累计建成加氢站18座,初步构建了纯氢、油氢合建等多模式供氢网络。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你们关于氢能产业领域“加强产业集群发展”“应用带动发展”“加强财税补贴”等建议,会同市相关部门重点开展以下相关工作:一是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强化氢能在制储输用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创新,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技术、氢能产业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强化制备工艺、储运方式的研发和创新,打造氢能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国家参与全球氢能产业竞争合作的重要链接。二是多元应用,示范先行。结合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应用空间,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打造若干世界级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着力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规范有序发展。
最后,再次对你们提出的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