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1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5日 文号:沪发改营商建〔2025〕8号)

俞振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业户营商环境的建议”的代表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企业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经营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全局性、引领性决策部署,着力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2025年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版,聚焦企业感受度,推出58项举措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加强政企沟通,听取企业诉求和建议,注重回应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关于优化企业服务的建议

  《建议》中,代表指出,需要充分了解群众和企业的诉求,为群众、企业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为企业提供积极主动的配套服务。关于上述建议,目前本市有关情况如下:

  一是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包”制度。根据工作要求,我市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包”制度,实现重点企业“一企一服务包”全覆盖。今年以来,服务包累计受理企业诉求2862件,在政策申报、人才用工、监管审批、市场对接、用地用能、融资上市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诉求办结率96.4%。从聚焦一件事的诉求办理,到解决一类事的政策举措出台。同时,聚焦长效管理,打造专业化管家队伍。全市企业服务管家达3598名,其中从事投资促进、经济运行、企业服务的专业人员占比超过83%。

  二是聚焦提升企业服务数字化水平。开通上线企业服务包“一键通”专窗平台。专窗平台上线一年多以来,各项功能持续完善,建成企业工作台、管家工作台、看板简报“三大界面”,完善优化了诉求流转、政策推送“两大功能”。推动优化我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合规使用的前提下,支撑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开放应用等工作,更好地服务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此外,为进一步降低技术与应用门槛,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本市已正式启动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旨在依托各大产业园,面向企业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算力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工具、专业服务等内容。

  三是强化企业网络安全保障。在全市范围内,对重要信息系统实施远程常态化无感监测,对于监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将及时告知企业,避免出现安全事件导致更大的损失,加强企业安全保障。同时,由我市互联网联合会向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安全监测的免费公益服务,建立“企业安全能力超市”。此外,加强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搜集,并及时向全市各区、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重点单位发布预警,提醒各单位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发生重大网络和数据安全事件的风险。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体系,聚焦企业感受,依托数字化赋能,提升企业服务质效,针对企业经营中面临的信用风险、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加强保障,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满意度和感受度。

  二、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建议

  《建议》中,代表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很多“隐形骚扰”的问题,需要细化政府各条线部门的企业检查范围,杜绝越权监管,强化企业合规指导。关于上述建议,目前本市有关情况如下:

  一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范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已明确“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厘清涉企行政检查权行使依据”“市级行政执法主体应当梳理行业监管风险点和行政检查要点,统一本行政执法领域涉企行政检查事项的检查标准”。同时,加快推进建立检查事项库和检查对象库,并归集细分行业领域检查对象库。

  二是大力推行检查码运用,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建立“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推广检查码全量运用,要求“检查必亮码”。发布《上海市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事项)清单(2025年版)》,重点推动在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行业领域(事项)全面应用跨部门联合“检查码”开展联合检查。通过制订跨部门联合检查计划、部门统筹、检查码撮合等方式,在市场监管、公安机关、消防救援等领域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此外,各执法部门陆续出台本领域的“无感监管”检查对象清单和“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

  三是加强合规指导。研究制订合规指引,提请各行政执法部门及时编制和公示本行政执法领域企业合规经营指南,做到检查规范“双认可”“双透明”,并在检查过程中关注问题发现率,及时对企业进行指导、教育,并通过系统中反馈整改要求和督促完成整改。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企业满意度和感受度。

  为强化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我市已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相关工作考虑,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中已有所体现。我们也将结合《建议》中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研究,从优化企业服务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入手,持续提升企业感受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感谢您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