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2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文号:沪发改产建〔2025〕6号)
陈伟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数据要素对物流行业乘数效应的建议”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分析了上海推动数据要素×物流发展在趋势认识、产业环境和商业模式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国家级物流数据要素平台建设、加强物流行业数字新基建建设、加强人才保障等建议。以上建议对于加速释放物流行业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推动作用。
上海高度重视物流行业数智化发展。近年来,聚焦研究编制规划、完善支持政策、建设数字化平台、强化人才与资金保障等,大力推动物流领域数据的归集、共享与利用,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物流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1、围绕“提高站位”,我们着力强化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据要素对现代物流发展赋能。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上海市现代物流发展“十五五”规划》已纳入市重点专项规划目录,我委正在根据市级专项规划编制节点要求,牵头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将物流数智化转型作为“十五五”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予以研究谋划。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推动降低长三角区域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2024年6月,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制定印发《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长三角物流信息数据共享开放,依托长三角区域数据协同机制,推动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铁路、港口、航空等部门开放物流数据开发利用,赋能各类经营主体降本增效”。2024年7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实施工业物流降本提质行动,加大对工业物流企业设备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部署无人车、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设备。鼓励企业搭建物流数字化平台,推动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迭代建设”。配套出台《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工业物流数智化转型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2、围绕“能力打造”,我们强化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推动物流领域数字平台建设,提升物流服务质效。
一是推动航贸数字化平台建设。2024年6月30日,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航贸数字化区块链基础设施基本成型。国家税务总局、国铁集团、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5个部委关键数据已接入,目前正在围绕电子提单、电子放货、多式联运等场景拓围扩量。当前平台服务核心企业84家,完成数据流通服务超100万笔。基于区块链的航运贸易跨境支付完成验证,资金流转规模超30亿。
二是推动集运MaaS平台建设。2024年9月10日,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系统正式上线,集运MaaS平台将目前比较完善的港口、航运、铁路、电子口岸等信息平台通过航运贸易数字化平台等渠道率先进行整合,互联互通,统一规划数据底座、统一技术设计框架、统一用户操作体验、统一授权管理,从而实现“四个一”体系化服务,即“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监管”和“一单制协同”。该平台深度融合航运贸易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计算等先进技术,整合集装箱运输全链条物流信息,为港航生态圈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数字供应链服务。目前平台成功构建了横跨9省40市的海铁联运物流信息网络,破解了困扰行业的跨主体、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难题,形成以港口服务为核心的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区块链无纸化换单功能,将换单流程从原有的1-2天压缩至3-4分钟,并通过不可篡改的方式提升了业务流程的可靠度,显著增强了平台系统的证据保全能力。
三是推动物流仓储数据归集与利用。2025年1月24日,我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上海海关印发《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优化提升本市物流仓储设施及服务支持政策》,提出“建立全市统一的物流仓储信息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平台‘一张图’”,“建立数据库动态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物流仓储用地和设施全周期监测”,“研究与市大数据平台对接,推进跨部门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
四是加强物流与数据及交叉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支持高校院所聚焦物流与数据要素的融合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建立培养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东方英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博士后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人才计划中,加强对数据科学、物流管理和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人才的支持力度。二是本市已将数字产业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支持范围,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优质企业纳入重点企业名录,其具有硕士学历学位及一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具有本科学历学位及两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及两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的紧缺急需的核心业务骨干,都可以直接引进落户;在居转户方面,在我市持有居住证及缴纳社保年限累计满7年且符合中级职称或2倍缴保基数等相应条件的人才,可以申请转办常住户口。三是对各区域、重点领域的紧缺急需人才,全市每年向各区域下达一定的特殊落户额度,用于引进不符合人才引进相关政策但各区域确需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
3、围绕“商业模式”,我们聚焦供给和需求两端,加强财政资金扶持,支持物流数据要素创新应用。
一是支持数字供给端创新应用。2022年,本市已设立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端。通过投资补助方式,主要支持构筑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支持大数据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数据资源流通交易与数字信任、数据创新示范应用、标准、试验、测试、评估等生态项目建设,利用大数据激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支持数字需求端降本增效。本市通过财政贴息、合同补贴等方式支持数字化转型需求端降本增效。2024年,本市发布新一轮“新基建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民间加大投入数字新基建,支持范围的投资规模从上一轮1亿元调整至5000万元,主要支持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优惠利率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部分有较强示范作用的项目给予1.5个百分点贴息,有力推动本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中小企业等数字化服务对象,提升数字化水平。2025年先行在数字化服务领域遴选10家左右服务机构,对专精特新企业采购相关服务给予不超过合同金额30%的补贴,帮助中小企业降本增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规划编制、新技术应用、深化平台建设、加强人才保障等工作,进一步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加快物流行业数据要素的整合共享和价值释放。一是深入研究编制《上海市现代物流发展“十五五”规划》,聚焦物流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政策支持、规划引领,放大数据要素对物流领域的乘数带动效应。二是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领域的应用,着力打造物流与供应链数智化标杆场景。推动集运MaaS拓展和延伸,服务端到端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结合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多式联运场景建设,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物流行业的乘数效应。三是加强央地协同、政企合作,依托中国数联物流等数据科技企业,加快完善物流数据基础设施、培育物流数据要素市场,拓展物流数据应用价值边界,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四是优化完善、动态调整我市人才引进重点机构目录,持续推进将本市数字产业优质企业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支持范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本市物流行业数智化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突出问题主要短板,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协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本市物流行业物流领域数据的归集、共享与利用,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物流行业数智化水平。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