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5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3日 文号:沪发改环资建〔2025〕22号)
王吉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上海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委和市商务委对您提出的“加强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塑料产品回收利用体系、强化标准有效供给、促进政策技术落实”等内容,总体表示赞同。上海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从法规政策、顶层规划、体系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本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塑料污染治理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关于本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总体进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近年来,本市先后制(修)定出台《上海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条例》《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等法规、规划和政策文件,明确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出台《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提出打造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升级版、补齐重点品类回收利用链条、建设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培育多元化规模化回收主体、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数字化发展等12项主要任务,深入开展行业诚信评估,制定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企业诚信体系评价指标,指导回收行业规范经营,加强行业信用监管。
二是多措并举加大政策激励。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本市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用地保障、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名单、资金支持等多项激励政策。在用地保障方面,要求有生产性产业园区的相关区将本区规划产业用地的1%专门用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名单建立方面,目前已发布三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名单,136家企业纳入名单管理。在资金支持方面,修订出台《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对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项目给予30%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补贴上限提升至2000万元。
三是推动废旧物资回收规模化专业化。目前,全市已建成“两网融合”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4个,基本实现回收网络全覆盖。在废旧家电家具方面,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打通废旧家电处理置换链条,4家企业入选国家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企业。在动力电池方面,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5家企业组成联合体,成功申报国家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溯源和管理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立暂存性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300个。在废钢利用方面,积极推动废钢回收主体企业与宝钢等废钢利用企业对接,支持欧冶链金搭建全国性废钢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在废有色金属利用方面,初步构建了以帅翼驰为代表的循环废金属材料利用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废金属回收加工再利用。目前废铝再生产品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应用,形成全链条回收链路。在二手商品方面,推动二手商品交易线上平台和线下市场建设,培育了万物新生、渔书、妃鱼、飞蚂蚁等一批知名企业,打造多抓鱼安福路循环商店等多元化线下场景。截至2024年底,本市备案的再生资源企业达8773家。
四是全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制定印发《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本市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回收、利用、处置和环境清理整治等全链条各环节,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在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方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要求,大力推广循环替代产品。完成上海市第一批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验收,评选出顺丰速运(上海)、邮政上海分公司、复海物联网、灰度环保、快盆物联网等5家“上海市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典型案例”。在废塑料回收利用方面,优化完善物料低值回收物回收指引,修订印发《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导则(2024版)》,将外卖餐盒等塑料制品纳入可回收物,促进塑料类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完成上海市第一批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试点验收,评选出悦鲲环保、中器环境、蓝鲸资源再生、达能亚太(上海)和睿斯科环保等4家“上海市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典型案例”。持续推进高品质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改造提升,打造全市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推出“沪尚回收”小程序,提升塑料可回收物回收便利性。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20周年、作出“双碳”重大宣示5周年的重要节点,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义重大。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型废弃物将对现有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带来挑战。未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全面评估“十四五”循环经济规划实施情况,系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及新发展趋势。科学编制本市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提供清晰路线图。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持续畅通源头减量、精细分类、高效利用、循环再生等资源回收利用全链条,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发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更好发挥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完善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三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加强可循环、易回收的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深化本市电商平台企业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督促指导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循环化发展。持续优化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加快完善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培育塑料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企业。
感谢您对循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