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6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3日 文号:沪发改人口建〔2025〕7号)

孙婧雯等代表:

  你们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代表们指出,儿童友好城市应致力于为儿童成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考虑儿童需求、保障儿童权利,建议进一步增加母婴室和家庭卫生间等基础卫生设施、扩大家门口儿童游乐设施覆盖面、提高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儿童参与度,这些建议对上海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上海是全国首个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直辖市,近年来在政策制度、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积极融入儿童视角、护航儿童成长。

  1.注重全域建设,健全统筹推进长效机制。印发《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牵头部门“抓统筹、搭平台”,推进儿童友好先行实践区、特色实践点建设,组织评估总结。职能部门“定标准、立规范”,以“儿童友好+”合力推动政策创新和供给,先后出台儿童友好学校、医院、滨水空间、公园、母婴设施等标准指引。区和街镇“重实践、促创新”,落实建设主体责任,结合实际制定行动计划,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2.注重软硬结合,落实落细儿童友好理念。“硬设施”上,加快推进公共空间和设施适儿化改造,增补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和游憩设施,打造一批“让孩子们跑起来”的活动空间。“软服务”上,聚焦儿童和家庭关切,着力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关于母婴设施。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先后印发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公共场所母婴室星级评定方案等文件,2024年评定首批146个星级母婴室,覆盖商城、写字楼、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市绿化市容局聚焦“一老一小”,全面推进公园母婴设施建设和环卫公厕改造提升,2024年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393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因地制宜配建第三卫生间。关于家门口儿童游乐设施。结合“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完整社区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等,持续推动家门口的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建设更新。“一江一河”沿岸中心城段建成170余处儿童友好空间体验场所。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和平公园、乐汇小游园等一批公园在新建改建过程中充分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商圈、商场升级儿童友好型服务设施,打造儿童友好商业空间。针对儿童出行安全,中小学周边道路持续开展慢行标志标线安全提升工作。

  3.注重儿童参与,让儿童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儿童参与机制方面,《实施方案》《三年行动方案》均明确“构建儿童建言引导、征集、反馈、宣传一体的长效参与机制”。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过程中,上海坚持将促进儿童参与作为主线,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涉及儿童的法规政策制订修订,以及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社区治理等工作推进中,通过人民建议征集、问卷调查、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吸纳儿童意见。儿童参与能力培养方面,在学校、社区、社会等不同场景打造儿童参与项目,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指导,培育出“走进人大”“社区小先生”“学生区政助理”等一批儿童参与品牌,让儿童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小小规划师”“小小讲解员”等小小系列,培养儿童心系城市发展的责任感。儿童参与宣传引导方面,编写儿童参与指导手册,为儿童工作者引导儿童参与提供支持。开展儿童参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在150余个案例中评选出30个优秀案例,总结推广儿童参与的经验做法。“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全面展示了儿童参与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效。

  二、下阶段工作考虑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支持和共同参与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区,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整合,在高质量推进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之路上笃行务实、行稳致远。

  1.加强政策引领。推动“儿童友好”纳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建立儿童优先发展长效化常态化机制。

  2.聚焦重点突破。围绕儿童发展和家庭关切,统筹各方力量提升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完善星级母婴室创建。推动落实2025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25座公园增设儿童友好活动设施”。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一江一河”儿童友好滨水空间建设等工作,加快推进儿童友好空间设施建设提升,为儿童营造更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家门口空间。

  3.促进儿童参与。加快构建儿童参与长效机制,为儿童建言献策提供保障和支持。完善市、区、街镇、居村儿童参与网络,推进校家社协同,加强儿童参与的多场景融合。统筹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助力儿童参与,扩大儿童参与覆盖面,不断提升儿童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感谢你们对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