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3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2日 文号:沪发改产建〔2024〕11号)
赵剑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专业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中心城区‘中心辐射’能级”的代表建议收悉。
首先对您给予上海专业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的关心,以及就此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您从“专业服务业开放举措复制推广、推动资源要素跨境便利流动、支持本土专业服务机构‘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具有针对性和指导作用,对我们更好地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我委会同市委金融办、市商务委、市文旅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专业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一是总量规模稳步提升。2023年,我市专业服务业复苏势头良好,实现营业收入7261.6亿元,同比增长9%。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服务、广告、咨询、检验检测等领域发展迅速,根据最新GaWC全球城市排名,上海排名由2016年的第9名上升为第5名。二是区域集聚态势明显。我市专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静安、徐汇、浦东、黄浦四个区,四区营业收入合计占全市比重达68.6%。重点领域也呈现出区域集聚的态势,徐汇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超全市三分之一,静安、嘉定的广告业发展优势突出,浦东法律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过半,多家知名财会咨询公司聚集黄浦。三是高能级机构不断集聚。我市对全球经济网络的高端链接能力和专业服务的集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咨询、会计、人力资源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集聚辐射效应,集聚了咨询公司全球前10强中的6家中国总部,人力资源服务前10强中的5家中国总部,莱茵等国际知名检测机构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近年来,上海通过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发挥超大市场优势提高服务辐射度。随着RCEP的正式生效,我市积极助推专业服务业高水平发展与“走出去”。
二、推进情况
1.探索建立专业服务业开放举措推广制度。正如文中提到:“建议将法律服务、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等已经在自贸区试点并形成显著效益的开放措施在中心城区复制推广”。近年来,我市以浦东新区为试点区域,开展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的试点工作。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评价衔接机制,推进制度型开放,在积极支持浦东开展建立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试点的基础上,2023年9月,市人社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本市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清单项目持证人员提供便利保障服务及职称比照认定的通知》,并发布《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清单分为ABC三类:依据产业匹配度、证书的知名度和国际化程度等标准,遴选48项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形成A类清单。对于持证人员给予人才引进、工作许可、人才安居等配套保障政策。依据人才急需紧缺程度和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等标准,遴选15项证书形成B类急需紧缺清单,赋予更完善的便利保障措施。依据证书能查验、评价标准可比照、专业人才有需求等标准,遴选22项证书形成C类清单。持证人员可比照认定国内职称。同时,建立全市统一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查询验证平台,提供证书查询验证服务。
2.推动资源要素跨境便利流动。正如文中提到:“拓宽涉外法律、境外税务、国际仲裁等高端专业服务人才引进范围……鼓励开展国际贸易、学术合作、跨国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场景的数据跨境流动”。近年来,我市注重推进相关工作,鼓励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商事调解组织,在投资、金融、证券期货、保险、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等领域提供商事调解服务。根据《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规定:经市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可以在本市设立业务机构,在国际商事、海事、投资等领域开展涉外仲裁业务。仲裁业务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已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拓展至上海市全域。目前,有关境外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在上海设立业务机构的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市司法局牵头制定了《上海市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稳步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业开放、发展壮大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举措。开展各类“走出去”对外投资政策宣讲活动,组织“走出去”工作专题线上培训会,就我市最新企业纾困措施、境外安全工作形势等进行在线培训指导。
3.支持本土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正如文中提到:“支持本土专业服务业机构走出去,通过优化境外投资服务、简化手续流程……支持本土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改革开放,培育支撑服务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重点平台园区功能提升,探索“产业+平台”“产业+园区”协同开放模式,在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数字贸易等领域先行先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简政放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力度,聚焦贸易投资、人才保障、知识产权、数据开放等方面,健全支撑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要素基础。服务业扩大开放各项试点任务在全市实施,对增强上海整体服务业发展动能、激发服务业创新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形成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上海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专业服务业推动服务经济提质增效,有序推动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探索推进职业资格、服务标准、认证认可等领域规则对接,放宽会计等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对境外人才的限制,建立认定职称绿色通道。探索试行特许执业律师成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不受执业三年限制,吸引高端海外律师人才来沪执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专业服务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网点,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与国内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组团“走出去”,在会计审计、咨询调查、法律等领域探索组建沪港澳“走出去”联合体等。此外,市商务委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关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优化对外投资营商环境。
三、下一步考虑
我市将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分类施策,聚力解决行业突出问题,在法律、财会、广告、人力资源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品牌企业,在全市层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规则的专业服务机构,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助推我市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探索国际职业资格制度和国内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培养制度衔接机制,逐步稳慎探索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清单制度,推动律师、审计等专业服务业专业资质互认,尝试在有准入限制的行业领域开展境外人才执业备案。积极推动出入境、停居留、财税、外汇等配套支持政策举措落地,吸引更多境外专业服务业人才来沪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集聚效应,积极搭建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全面提升上海专业服务业全球化服务能力。
二是统筹各类要素支撑,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人员申请APEC商旅卡,探索建立专业服务机构人员办理港澳地区签注绿色通道机制。探索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跨境金融服务。针对重点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跨境资金境内依法合规使用便利化试点。统筹优化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商务高质量发展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专业服务业发展支持力度。鼓励专业服务机构申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是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抓紧研究形成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措施,争取相关试点措施在全市范围落地实施,吸引更多优质主体和项目落地,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带动效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专项培训及企业对接等活动,支持本土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推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促进我市专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