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0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19日 文号:沪发改人口建〔2023〕5号)

白雪、王开学、王品玲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若干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会同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绿容局、市交通委、市妇儿工委等单位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现城市对儿童更加友好,2022年9月我市印发《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沪府办发〔2022〕17号),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连续两年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建议指出了目前我市在儿童交通出行保障、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宜幼餐品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高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区正在牵头编制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施工图”,推进各项政策举措加快落地,高质量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实景图”。

  一、交通出行方面

  为进一步优化儿童出行环境,市交通委统筹推进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定制出行等方面的设施服务优化。一是加快推进公共交通设施适儿化改造,截至2022年9月全面完成地铁车厢“上下车无障碍渡板”配置工作,逐步实施地铁站门式宽通道闸机改造。二是进一步提高儿童及其家庭慢行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市交通委结合《上海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整体要求和有关儿童友好的专项内容,从“构建连续完整的慢行网络、构筑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接驳系统、慢行设计精细提升、慢行系统品质创新、塑造品质特色的慢行新地标”六个方面,积极指导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先行先试,组织开展人行道品质提升专项工程,为儿童创造安全、绿色的慢行出行空间。三是鼓励企业提供定制出行服务。结合出租汽车行业实际情况,目前行业内暂不宜普遍推行安装安全座椅,但可以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如强生出租“安心送学”服务,可根据乘客需求提供安装安全座椅的车辆。此外,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推进建设更加安全的儿童出行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母婴设施方面

  2018年以来,市卫健委牵头推进我市母婴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已建成母婴设施1634个。2022年,市绿容局出台《关于加强公园绿地适老适儿设施建设和服务的通知》,对公园面向儿童的设施和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预计到“十四五”末,上海新建公园、现有综合公园、历史名园的母婴设施覆盖率将达到100%。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母婴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母婴设施服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需求,2023年2月市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上海市母婴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沪卫规〔2023〕1号),对各部门在母婴设施建设管理中的职责、母婴设施类型、应当设置母婴室的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要求、母婴室标识和导向指示标识、母婴室管理维护、母婴室紧急预案等作了明确规定。

  三、宜幼餐品方面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升级,主动向消费者作出有关餐饮食品安全和餐饮服务质量的承诺,并将开展“减油、减盐、减糖”行动、对就餐人群进行健康营养知识宣传纳等入全市放心餐厅、放心食堂的评价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全领域,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儿童成长的氛围环境,并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区抓紧落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各项任务举措,切实提高广大儿童及其家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再次感谢你们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