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3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3日 文号:沪发改环资建〔2021〕23号)


沪发改环资建〔2021〕23号

赵爱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入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本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相关落实情况

  根据国家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上海开展了废铅酸蓄电池“销一收一”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等部门积极推进该体系建设,共组织4家单位开展试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设置集中转运点4个、收集网点53个,4家试点单位全年共收集废铅蓄电池24381.97吨,比上一年度增长约176%,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同时,本市也在部分领域积极探索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如实施电器电子产品环保基金制度、建立推进餐厨废弃油脂闭环回收利用体系、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报废、梯次利用及处理的可追溯管理机制、积极落实《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实现商品包装源头减量。

  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构建

  2018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本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的实施意见》,通过招标、比选等方式,确定了一批可回收物回收主体企业,并将其纳入考核范围。目前,全市已形成由64家可回收物主体企业构成的“两网融合”市场格局,2020年主体企业回收量达到了4000吨/日,有效实现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

  在末端利用方面,本市回收主体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市商务委备案的资源利用企业名录,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市域内外134家再生资源处置重点企业进行对接,实现资源化利用。如:电子废弃物领域,爱回收、新金桥等企业通过“互联网+回收”逐步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利用体系。废玻璃领域,燕龙基结合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已建成全球最大、亚洲唯一、技术最先进的废玻璃分拣基地。白色泡沫塑料领域,英科环保将白色泡沫塑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成再生利用的新产品,如镜框、画框之类的装饰品,畅销国内外。杂塑领域,田强环保形成以上海为再生塑料研发、运营销售,以江苏基地大规模造粒生产的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布局。废纸领域,回收企业将废纸交由玖龙纸业、山鹰纸业、景兴纸业等长三角地区的处置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

  三、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资源利用企业和项目

  2019年本市出台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对各区通过土建或设施设备配套建成并运作有效的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和中转站,按照每个服务点点位1.5万元、每个中转站按建筑面积1000元/平米(最高不超过50万)予以一次性建设补贴;对于集散场的建设,纳入市级循环经济政策予以支持。同时要求各区政府对本区内的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按照回收总量给予补贴。目前,全市16个区均完成了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细则的制定,并进入操作落实阶段。

  同时,本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发展。出台《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了一批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企业项目,培育了一批上海市循环经济领域骨干企业;针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餐厨废弃油脂等难点领域,先后出台专项政策予以支持,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逾9亿元。

  通过一系列探索实践和政策资金扶持,本市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试点和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绩,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阶段,我们将充分考虑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目前,我委正牵头研究编制《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聚焦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将“源头减量”作为基本原则,明确产业、生活、城市建设、农业等各领域的循环经济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在生产者责任制落实方面,提出将构建汽车生产、零部件生产等领域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完善有利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逆向回收政策和物流体系,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并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行动。同时,我委和市邮政管理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本市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实施方案,聚焦快递包装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处置全链条,强化上下游协同,规范行业管理,加速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模式创新。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印发的《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方案》,研究本市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或销售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委托回收开展回收利用试点,为推动落实饮料纸基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在邮政快递、电商物流、同城配送等领域推广应用可循环包装,组织开展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试点工作,选取一批有条件的场所单独投放塑料类专业回收设施。加快推进可回收物主体企业聚集发展,升级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探索资源化利用品类试点,促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断深化。

  三是找准行业痛点,加大政策扶持。根据市领导要求,我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梳理排摸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现状、发展需求以及面临的土地、环保、能耗指标等问题,研究制定支持本市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稳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同时,我们将对《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以及部分专项扶持政策开展修订工作,在原有政策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上限,降低部分领域的申请门槛,让更多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受益。

  感谢您对本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落实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