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85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19日 文号:沪发改环资建〔2021〕21号)

沪发改环资建〔2021〕21号

王勇代表:

  您提出的“塑料污染治理困境中的矛盾与对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治理意见》”),按照相关要求,本市制定实施了《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提出了覆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利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并且分阶段有序推进。希望培养全社会绿色消费理念,合理、适度地消费塑料制品,避免过度使用。同时,大力推进塑料制品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尽可能减轻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源头减量方面,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使用,推行绿色设计,提升塑料制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在分类回收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场所进一步细化可回收物“蓝桶”,提高废塑料的回收比例。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支持、引导、培育一批塑料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和企业。在环境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确保垃圾焚烧发电等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

  《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我委会同各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以21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政府为成员单位的“上海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并纳入上海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推进范围。制定出台年度重点任务安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各领域及各区还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排摸底数情况。各部门和各区广泛开展《实施方案》宣贯工作,在全市交通枢纽、大型商圈、宾馆酒店等场所展播塑料污染治理海报和视频;各行业部门对本领域涉及“禁限要求”的相关单位和企业大力开展宣贯培训。将禁限类塑料制品纳入《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淘汰和限制类2020版》,组织排摸3000多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组织落实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

  三是落实禁限要求,严格执法监督。指导相关企业按期下架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和刀叉勺等塑料制品,做好环保购物袋和其他相关替代产品的衔接工作。加强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执法监督,2020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747人次,查处相关违法行为8件,检查相关生产销售企业和重点场所1940家。加强集贸市场违规和无偿使用塑料购物袋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0506人次,检查集贸市场9066个,涉及经营户186126户,查处案件19起,查获一批不合格塑料袋。

  四是强化回收利用,确保安全处置。健全完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和支持政策,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依托60余家主体企业,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7500余吨/日,其中废塑料类约占17%。全市16个区均制定出台了低价值可回收物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促进对杂塑类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目前,全市已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置全覆盖管理体系,大大降低了本地塑料垃圾进入水体、土壤环境中的风险,同时,全市正抓紧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总体来说,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有许多任务需要持续推进。关于委员提出的“从生产环节、消费和流通环节、末端环节共同发力,突破治理困境”的建议,结合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和今年的重点任务安排,我们将持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法监督。今年,我们将建立完善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工作。生产环节,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生产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制订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导则,推行绿色供应链建设。使用环节,加强“禁限要求”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落实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建立电商、外卖平台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管理机制。加强邮政快递行业管理,组织实施“25941”绿色升级工程。回收环节,加强对农膜、黄板使用和回收的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回收处置工作。监督执法环节,加强对于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执法检查和质量抽查。

  二是优化业态模式,聚焦示范试点。今年,我们将以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为主要方向,做好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和回收。结合本市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工作,在邮政快递、电商物流、同城配送等领域推广应用可循环包装,鼓励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带头开展相关试点。同时,组织开展塑料类可回收物单独回收试点工作,在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社区等单位和居住区,选取一批有条件的场所单独投放塑料类专业回收设施,监督回收主体企业提高服务频率和水平。

  三是找准行业痛点,加大政策扶持。根据市领导要求,我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梳理排摸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的现状、发展需求以及面临的土地、环保、能耗指标等问题,研究制定支持本市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稳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同时,我们将对《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办法》以及部分专项扶持政策开展修订工作,在原有政策基础上适当提高补贴上限,降低部分领域的申请门槛,让更多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企业受益。

  四是加强宣传动员,凝聚社会共识。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宣贯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把握政策口径,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引导相关媒体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工作。积极发掘、宣传一批典型单位、做法和模式,大力培育全社会绿色生活和消费理念。

  五是建立跟踪机制,定期开展评估。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定期汇总各领域、各区工作推进情况,并印制工作简报。今年,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领域、各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跟踪,开展实地调研和抽查,统筹评价各领域和各区相关任务落实情况。

  感谢您对本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