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 访谈主题: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职能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访谈嘉宾: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

    访谈实录

      在12月4日下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介绍了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职能建设以及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上海电视台:我们关注到,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审议通过了一个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职能建设的方案,请问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目前长三角在完善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有什么新做法和新亮点?

      张忠伟:要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要在工作机制上形成有效的制度性安排。这个制度性安排,既有政府方面的,也有市场方面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双向赋能。

      在政府侧,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是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组建的长三角一体化服务平台和推进机构。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发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牵总推进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其职能。强化“车轴”,带动两轮:一轮是重点区域,一轮是专项领域。为此,我们从强化职责定位、强化力量配置、强化运行管理、强化保障支持这四个方面制定了《关于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职能建设的实施方案》,即将由三省一市联合印发。从方案内容看,首先,我们围绕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高效运转枢纽”的目标定位,重点突出了抓谋划、抓统筹、抓协调、抓落实的职能,并明确了具体履职方式。其次,我们在办内细化设置了工作组,目前是三个组,其中,综合组主要负责重要规划计划方案和重点事项编制以及综合协调调度,加强整体性统筹;专题协调组主要负责联络对接三省一市各专题合作组,做好跟踪推进、专题协调和督促检查,推动重点领域联动;重点区域组主要负责协调沟通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嘉昆太协同创新圈、G60科创走廊等跨区域组团,协同推动长三角城市间合作,推动板块间联动。第三,考虑到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由三省一市共同组建,在上海集中办公,我们三省一市还会进一步充实派驻人员力量,更好强化力量配置。

      同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题合作组(专项办)是重要的推进力量,这些专题合作组是各重点领域合作的实施主体。今年,三省一市立足守护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加强规划协调,增设了国土空间规划协同专题合作组;着眼促进数据要素加速流动,让数据更好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增设了数据专题合作组。目前,长三角专题合作组(专项办)一共有17个,推进跨区域合作的力量更强了。

      在市场侧,我们进一步发挥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示范区开发者联盟、长三角医药创新发展联盟、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积极性,更好撬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周国新办举办国务院政策吹风会,发布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其中提到了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出台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可否介绍一下这一方案的核心内容、具体举措。

      张忠伟:物流是国民经济的“经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国家专门为此构建“1+N”的制度政策体系,“1”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N”就是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自然资源部、国铁集团等编制的配套文件,这其中也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编制的《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区域性的文件?是因为物流具有外部性,空间尺度越大,成本降低的效果越明显。经综合测算,长三角的物流成本相比全国是低的,但对标国际先行地区仍然比较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仍有较大空间。

      《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共提出了7大行动37项举措,具体包括:一是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推动打通、织密、建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二是区域物流运输方式多式协同行动,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三是区域物流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行动,推动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四是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行动,推动降低物流全链条成本。五是区域物流规则标准贯通行动,推动设施衔接、信息共享、标准协同。六是国际物流网络畅达提升行动,推动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七是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协同保障行动,推动降低企业要素成本。

      《行动方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合力破解共性问题。比如,为了打通基础设施网络堵点卡点、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行动方案》提出实施长三角铁路货运、内河水运联通工程。目前,沪通铁路二期、北仑支线复线、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宿连航道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江苏“两纵三横”干线航道基本实现联网贯通,浙北集装箱主通道年底前可实现内河三层集装箱船舶通行,江苏宿迁、安徽芜湖开通了上海直达航线。

      二是优先推动共识事项。比如,发展多式联运是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降低综合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为了协同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行动方案》提出合力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线路。目前,宁波舟山港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率先在“渝甬通道”运营平台中推动中远海、马士基等船公司签发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为内陆企业减少了大量异地订舱及用箱成本;江苏淮安—上海港率先试点“以箱促链”,海运集装箱可在铁路站点“放箱直提”,“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货运时间降低了近一半;安徽开通首列合肥-上海光伏逆变器铁海联运班列,国内运输环节成本下降45%。

      三是协同开展改革创新。比如,为提升口岸服务效率、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行动方案》提出要推广东南亚卡航、联动接卸等模式,降低内陆枢纽集货和通关成本。目前,三省一市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