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相关政策举措 ( 2022年05月30日 )
-
访谈主题:《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相关政策举措
访谈嘉宾: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
访谈实录5月29日下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就《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中“缓免减退补”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以及金融助企纾困措施等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面临营业收入锐减、成本刚性支出、流动资金紧张等困难。能否介绍一下《行动方案》在这方面的政策举措?企业如何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
华源:我们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在这次疫情当中,企业确实面临非常多的困难。针对企业面临的经营当中的难点、痛点,我们感到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减轻包括用工、用能、房租、社保、税费等在内的各类成本。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
一是阶段性“缓”。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陆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按照国家规定,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并结合上海实际将医疗保险费也纳入缓缴范围;其中,养老、医疗保险费缓缴期限至今年底,失业、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对符合条件的其他特困行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我们后续也将按照国家规定来实施社保费缓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用人单位,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缓缴期限为今年4月至12月。对按月、按季申报的纳税人,将4、5、6月份的申报纳税期限延长到6月30日;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将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纳税期限延长到今年6月30日;纳税人受疫情影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纳税仍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办理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纳税款。
二是普惠性“免”。一方面,着力推动国有房屋免租政策展期加力,2022年免租期限统一延长至6个月。另一方面,积极实施非国有房屋免租补贴政策,鼓励非国有房屋业主或经营管理主体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房租,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减免租金总额的30%予以补贴,具体由各区政府负责实施。同时还配套提出,减免房租还可减免相应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总之,通过物业业主让一点、市区财政补一点、“房土两税”减一点,努力放大房租减免政策效应。
三是多渠道“减”。在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成本上多管齐下,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供水供电供气企业在计费时统一减按原账单费用的90%进行结算,非居民用户无需申请或办理其他手续;对非居民用户免收今年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此外,还免收3个月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将今年4-12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降至现行标准50%。
四是大规模“退”。在已出台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基础上,后续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将在更多行业实施增值税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并在4月份对微型企业、5月份对小型企业先后启动增值税存量留抵退税工作的基础上,将中型企业申请退还时点从今年7月提前至5月,大型企业则从今年10月提前至6月,在今年6月30日前实现符合条件的各类型企业增值税存量留抵税额“愿退尽退”。对受疫情影响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支持申请减免2022年第二、三季度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是针对性“补”。聚力支持疫情期间稳岗就业,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困难行业企业给予每人600元一次性稳岗补贴,每户企业补贴上限300万元。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我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按每人2000元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我们做了初步测算,本轮《行动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叠加3月底市政府出台上轮“21条”政策,预计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各类资金规模达到3000亿元。同时,我们将通过推出《行动方案百问百答》《政策汇编电子手册》等多种方式,便利企业知晓政策、申请政策、享用政策,通过免申即享、一键即享、线上办理、精准推送等途径,推动各类助企纾困政策能够高效直达各类市场主体。
在当前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都非常不容易,广大企业克服了多种困难、自身也想了很多办法、尽了许多社会责任,在此向大家致以真诚的感谢和敬意!我们将与各类企业始终携手同心、并肩同行,全力推进落实“缓免减退补”系列纾困政策,尽最大努力为企业雪中送炭,用心用情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提振发展信心!
第一财经:当前上海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非常需要金融方面支持,能否介绍《行动方案》中金融助企纾困的具体举措?
华源:确实,金融政策在帮助企业纾困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3月底我市出台的抗疫助企“21条”政策当中就有相当多的金融政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这些政策已经细化为五方面共17条金融支持举措,重点突出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等内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证监局也出台了多个重要金融纾困政策;在沪金融机构正在全力贯彻落实各项金融政策,相关成效也在逐步显现。这次《行动方案》当中,我们按照政策力度“只增不减”的原则,又提出了多条助企纾困的金融措施,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复市。
一是持续推进无缝续贷,稳定企业融资预期。对于企业短期资金周转困难,《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无缝续贷”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此我们先选取辖内15家试点银行重点予以推进,今后还会继续扩面推广,将“无还本续贷”服务对象从小微企业拓展到中型企业。在符合授信管理要求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三零原则”(零门槛申请、零费用办理、零周期续贷),支持中小微企业无缝续贷,力争2022年无缝续贷增量能够达到1000亿元。
同时,我们也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延长还款期限,以及降低贷款利率、担保费率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比如,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二是增加企业信贷投放,切实满足复工复产复市的相关资金需求。为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次的《行动方案》提出积极用好国家各类再贷款支持政策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对重点领域和困难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还提出鼓励在沪银行设立企业纾困专项贷款,为防疫重点企业、受疫情影响大的困难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优惠利率的纾困贷款。
近期,一些在沪金融机构已经设立了专项信贷额度,优先用于我市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同时,我们继续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市中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按0.5%收取担保费,对政策性的创业担保项目免收担保费,对政策性的农业担保项目给予贴息贴费,并要求将区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含)以下,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行动方案》对外贸、交通物流等领域以及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中小上市企业发展等方面,也提出了专门的金融举措。比如,积极运用国家交通物流领域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又如,强化外贸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推动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设立进出口业务专项信贷额度等。再如,对于符合专精特新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基础上,实施不低于10%的阶段性降费,加大保单融资支持力度。还比如,深入实施“浦江之光”行动,为企业上市提供精准化服务;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作用,扩大纾困范围,优化纾困流程,提高纾困基金运作效率,积极帮助中小上市企业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
《行动方案》发布后,我们将尽快出台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指引以及配套问答解读等,确保政策举措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