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 访谈主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上海有这些配套措施

    访谈嘉宾: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

    访谈实录

      在3月28日举行的第13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回答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前两天国家层面针对工业稳增长、服务业纾困,出台了一些政策,今天早上阮青副主任介绍了上海刚刚出的21条的《若干政策措施》,力度很大。在这两个行业领域,上海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吗?

      阮青:就像您所说的,今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我们结合上海实际,制定形成了我市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支持政策、服务业纾困政策汇编和申请指南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其主要内容已在《若干政策措施》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几个政策是“1+N”的关系,《若干政策措施》是“1”,具有综合性,也是政策的集成,主要是立足当前疫情助企纾困。“N”是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具有延展性,更多地反映行业领域特点,上述工业和服务业等政策都是“N”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目前各项政策细则都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过程当中,我们将尽快制定完成、公布实施,打好政策组合拳,充分发挥叠加效应。比如,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服务业纾困政策,我们已经编制完成了《上海市服务业纾困政策汇编和申请指南》,马上就能和大家正式见面,其中对每项相关政策均明确了申请方式、咨询单位等操作细则,方便服务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申请政策。

      此外,我们的《若干政策措施》是开放式的。此次我们专门提出将建立政策动态更新机制,将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持续动态调整优化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经济恢复发展的韧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当前部分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请问上海采取了哪些金融政策措施支持纾困?上海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有哪些安排?

      阮青: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等部门,多措并举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针对上海零售、餐饮、文旅、运输等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共同推动金融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鼓励金融机构提升首贷、信用贷款比例,利用应收账款、订单等信息向餐饮、零售等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无还本续贷。多家在沪银行采取了调整贷款期限、变更还款方式、调整结息频率、减免利息等方式,确保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此外,通过优化线上金融服务,推出降低银行账户服务费、转账汇款手续费、电子银行服务费、支付账户服务费等减费让利举措,并将惠及群体由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扩大至全部对公客户。多家在沪保险机构积极扩展新冠肺炎保险保障责任,建立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开展赠险业务等,加大保险保障力度。

      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不打烊。上海建立了市区两级专项协调机制,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全力维护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在沪金融市场、证券、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就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相关业务开展做出调整和衔接安排。如3月27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截至目前,在沪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平稳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