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 访谈主题:如何把崇明建设“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

    访谈嘉宾: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

    访谈实录

      在1月14日举行的市政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规划能否落地,关键在于高质量实施,这方面会有哪些具体抓手和保障举措?

      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立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来保障宏伟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一是狠抓规划任务落实。我们在研究制定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中长期规划的同时,把生态岛中长期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工作,转化为三年行动计划,细化为一件件可以考核的具体任务、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每项任务,每个项目均有责任主体、完成的时间节点要求,确保规划落地落实。2020年,我们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十年综合评估,27项指标全面完成。森林资源和滩涂资源大幅跃升,全岛生态资源面积约占全市30%;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约占全市80%;大气净化、固碳释氧、缓解热岛等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超过全市总量50%;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增加至11种,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加强政策要素保障。为建设好世界级生态岛,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崇明的政策支持力度。截至到去年底,已经滚动实施了四轮崇明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从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到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市级财政对计划内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第四轮市对区补贴比例提高到90%。根据初步统计,四轮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下来,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55个。目前,我们正在编制第五轮三年行动计划,锚定《发展纲要》各项任务、指标,实施一批支撑崇明新一轮高能级生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项目,确保工作连贯不断。

      三是构建跨省战略协作。崇明岛上还有江苏南通的启隆、海永两个镇,我市与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共建共享世界级生态岛。2019年,崇明区和南通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机制,共同严守生态空间、建设用地总量、建筑风貌、建设高度管控等要求。“十四五”,我们将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机制,持续推进沪苏深化合作,实现流域信息共享、污染共治、生态共保;共建共享铁路、电网、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搭建长江口保护开发战略协同区。

      四是强化规划执行评估。我们设定了“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考核机制,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效纳入对市、区相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中;对于评估中,进度滞后的项目和任务,我们实施专项督办。同时,我们发挥好公众、专家和媒体力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来加强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些经验做法也得到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所形成的“三管控一留白”(管控人口、建筑密度、建筑高度,预留战略留白空间)、产业正负清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等3条经验做法纳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经验做法第一批清单》,推广至全国。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公共努力下,《发展纲要》一定能得到有效实施,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