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23年度仲裁业务报告
2023年是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成立35周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顺应国际仲裁新发展,着力打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全年仲裁业务持续高质量发展,办案质效稳步提升,机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不断强化,在为推进上海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受理4,879件案件,同比增幅89.40%。
新受理案件争议总金额人民币708.07亿元,同比增幅12.61%,其中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案件122件。
l 高水平服务涉外法治
在4,879件案件中,涉外案件215件,涉外案件争议金额人民币101.85亿元;案件增幅9.69%,金额增幅48.81%;个案平均争议金额人民币4,737万元;国际和涉外案件涉及48个国家和地区;14件案件的当事人均为境外主体。
当事人
除中国内地之外,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5个商事主体参与了2023年的案件,包括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10个除中国以外的“RCEP”国家。
亚洲 |
欧洲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
大洋洲 |
非洲 |
香港特别行政区(74)、新加坡(12)、台湾地区(10)、日本(4)、韩国(3)、越南(2)、马来西亚(2)、土耳其(2)、菲律宾(2)、柬埔寨(1)、老挝(1)、文莱(1)、印度(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哈萨克斯坦(1) |
英国(6)、意大利(3)、德国(3)、瑞士(1)、爱尔兰(1)、波兰(1)、奥地利(1)、荷兰(1)、 |
美国(12)、加拿大(5)、英属开曼群岛(4)、英属维京群岛(4)、百慕大群岛(1)、巴拿马(1) |
澳大利亚(1) |
加纳(1)、摩洛哥(1)、几内亚(1) |
除中国内地之外,当事人来源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英国。
迄今为止,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案件当事人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
仲裁语言
2023年新受理案件中,12件案件当事人约定使用英文为工作语言,11件案件当事人约定使用中英双语为工作语言。
境外仲裁员
在境外仲裁员参与案件方面,共有79人次境外仲裁员参与了2023年的案件审理,其中当事人选定5人次(含双方共同选定1人次),主任指定74人次。境外仲裁员来自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9个国家和地区。
l 多领域解纷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受理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国际贸易与货物买卖、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租赁和承揽类案件;争议金额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股权及投资、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商业服务和租赁类案件。
争议类型 |
案件数量(件) |
争议金额(人民币:亿元) |
国际贸易与货物买卖 |
1,746 |
40.02 |
建设工程房地产 |
1,272 |
206.18 |
金融 |
388 |
116.27 |
租赁 |
380 |
51.35 |
承揽 |
284 |
15.42 |
股权及投资 |
253 |
210.42 |
商业服务* |
206 |
53.78 |
知识产权 |
154 |
4.61 |
委托代理 |
102 |
7.70 |
航运物流仓储 |
57 |
1.72 |
能源类 |
37 |
0.6 |
*商业服务主要包含电子商务、广告经纪、文娱体育、法律服务等。
新兴领域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受理案件涉及的商事领域更加丰富,涉及许多新兴热点领域,包括航空运输、新能源、电子商务、高新科技、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体育游戏经纪等。
l 专精化管理提升审裁质效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发布了新版仲裁规则、航空仲裁规则、数据仲裁规则、在线仲裁指引和临时仲裁协助服务指引,形成“一本主规则”、“多部特别规则”和“若干程序指引”的规则体系,全套文本逾45,000字,充分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外仲裁规则发展的代表性内容,结合自身仲裁实践提炼若干具有中国智慧的创新做法,对来自市场主体的需求作出了有效回应,并在“当事人意思自治”、“仲裁庭程序把控职权”和“仲裁机构案件管理职责”之间形成有机统一,以服务于快速、高效、公平、公正地解决国际和国内商事纠纷。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共审结案件3,125件,其中撤案521件,和解529件(含和解撤案案件)。上海国际仲裁中心2023年新受理案件自受理至结案时长平均165.23天。
数智化建设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2023年实现数智化转型,发布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数智化平台(SHIAC E-Platform),迄今已有722名仲裁员用户注册,5,816名当事人用户注册,在线立案数5,460件。
程序管理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管理了4,430件适用《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上海国仲仲裁规则》”)的案件、449件适用《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规则》(“《上海国仲自贸区仲裁规则》”)的案件。另有1宗案件当事人约定适用《上海国仲仲裁规则》,并约定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提供《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规定的行政协助服务。
2,861件案件适用“简易程序”,50件案件适用《上海国仲自贸区仲裁规则》下的“小额争议程序”。
当事人在2件案件中约定在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进行仲裁。
指定仲裁员
在指定和选定仲裁员方面,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秉持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仲裁员意思自治的原则。2023年,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首席/独任仲裁员13人次,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共同推选首席仲裁员2人次,另有2件案件当事人在名册外选定仲裁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均对此进行了确认。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坚持确保在指定仲裁员方面的独立、公正、专业和多元。在2023年完成4,201件案件组庭工作,指定仲裁员5,606人次,其中指定首席/独任仲裁员4,179人次,为一方当事人指定仲裁员1,427人次。其中,指定女性仲裁员1,560人次,占指定仲裁员总人次的27.82%。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21件案件中就当事人提出的仲裁员回避申请作出了决定。
管辖权决定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34件案件中作出管辖权决定,涉及异议事项包括仲裁协议效力(12次)、主体资格(14次)、审理范围(8次)、选定机构(2次)、未履行仲裁前置程序(3次)、可仲裁性(3次)、“一事不再理”异议(4次)。其中,在21件案件中作出有管辖权的决定,在13件案件中根据“表面审查原则”作出有管辖权的决定,2件案件经仲裁庭审理后作出没有管辖权的最终决定。
行政服务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处在2023年协助仲裁庭完成4,066次开庭,其中在线开庭1,176次,完成2,604份裁决书的核阅。
l 进一步扩容仲裁专业人才
仲裁员增聘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完成仲裁员增聘工作,新版《仲裁员名册》中共1,463名仲裁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还建立《航空争议仲裁员名单》与《数据争议仲裁员名单》,分别作为《航空仲裁规则》与《数据仲裁规则》相关规定项下的特别名单。《航空争议仲裁员名单》中共有仲裁员151名。《数据争议仲裁员名单》中共有仲裁员95名。
仲裁秘书培养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2023年继续扩充仲裁秘书队伍,现有35名办案秘书,平均年龄31.8岁,3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4人具有海外学位。
l 全方位锻铸国际品牌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聚焦新热点、开辟新赛道、汇集新资源、组建新平台、提高新能级,持续为机构品牌赋能,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全年举办、协办各类论坛活动49场,接待来访、调研74次,新签合作协议9份。
前沿论坛
2023年4月,主办“2023上海国际汽车高质量发展法律论坛”。作为第20届上海国际车展配套论坛,本次论坛是上海国际车展历史上首场法律主题论坛,来自境内外106家汽车行业350余名代表参会。
2023年11月,主办“国际仲裁中坚力量论坛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版仲裁规则发布仪式”,发布2024版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和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数智化平台(SHIAC E-Platform)。来自国际组织、境内外知名争议解决机构、外国商协会200余名代表参会。
2023年11月,主办“首届空中丝绸之路法律论坛暨第八届上海国际航空法律论坛”,宣布成立空中丝绸之路投资贸易争端解决中心并聘任了该中心首批18名境内外法律专家,发布《航空仲裁规则》和《国际航空法年度观察2023》。
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紧密围绕重点行业领域与热点法律问题,联合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创设“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系列研讨,聚焦破产与仲裁程序衔接、数据资产化与流通、VIE架构、PPP履行僵局、公募REITs、金融审判新规与私募基金管理条例、生物医药、建设工程、出口管制、医疗健康等议题举办10场研讨会。
上海仲裁周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连续四年参与上海仲裁周活动。本届仲裁周期间,共同承办2023上海国际仲裁高峰论坛和多项分论坛,包括“国际仲裁中坚力量”论坛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版仲裁规则发布仪式、2023沪新荟“一带一路”十周年:跨境争议解决的回顾与展望、金融仲裁前沿问题论坛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仲裁发展、新能源与汽车行业仲裁争议年度观察论坛、航空主题论坛之飞机租赁合同争议解决。
社会合作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持续扩大境内外“朋友圈”,与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境外争议解决机构新签/续签合作备忘录,与上海马来西亚商会、伊朗-中国商会、上海英国商会和浙江省律师协会等商协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常州仲裁委针对金融、知识产权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合作签署合作协议。
2023年12月正式成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六工作组(可转让多式联运单证)观察员单位。
新建平台
“空中丝绸之路”投资经贸争端解决中心
深耕航空产业多元争议解决法律服务,承接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十四五”时期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重点项目,设立“空中丝绸之路”投资经贸争端解决中心,成为首个落地上海的国家“一带一路”争议解决项目。
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
主动延展服务范围、积极提升服务能级,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启动设立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争议解决服务,通过仲裁服务品牌出海展现上海仲裁的国际化、专业化的专业形象。
行业宣传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发布《上海国际仲裁观察》中英文电子季刊四期,累计23.6万字,浏览量逾万人次。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官网全年访问量逾9.22万人次,访问者遍布81个国家和地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微信公众号关注数增加至22,781人,阅读量逾34万人次。
人民网、东方网、文汇、上观、长江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民航报、联合报、律商联讯、商法、威科先行、环球仲裁评论等境内外媒体进行了24次报道。
最新评价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获得境内外专业媒体以及法律服务市场主体的积极评价。
u 第三届仲裁公信力评估“全国十佳机构”和“涉外服务十佳机构”
u 法制日报社“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特别贡献奖
u 《环球仲裁评论》亚太地区值得关注的仲裁机构
u Legal 500中国重要的仲裁机构
l 高质量推进仲裁研究
2023年,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仲裁研究工作,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咨询工作,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推进专业研究的深度广度。
仲裁资讯
全年发布中英文研究资讯、投稿文章12篇,其中“越南最高人民法院复审后承认和执行的中国仲裁机构裁决首案”获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实践案例”
发布中英文“SHIAC国际仲裁案例”4期,第一期为国际航空地面服务协议履行纠纷的仲裁解决;第二期为跨境债券融资担保的法律适用问题;第三期为跨国商业特许经营纠纷的仲裁审裁;第四期为国际棉花协会章程规则在中国仲裁中的适用。
编辑出版上海法学研究集刊《法治实务》2023年第2卷-仲裁工作研究文集,收录来自仲裁理论实务专家投稿28篇,共计30万字。
专项课题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首次承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公平贸易)公共服务项目,发布行业资讯与典型案例,开展以国际贸易法律规则、金融工具使用、出口管制应对、数字贸易与知识产权、国际航运风险防范、RCEP国家商事仲裁和争议解决为题的6场专题培训,出版《中国企业RCEP国家经贸风险防范和争端解决指引》一书,共计27万字,为中国企业开展RCEP区域内经贸投资提供风险防范和法律服务方面的有力参考。
承接并完成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制约上海成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最主要瓶颈和问题研究》。
立法政策咨询建议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豁免法(草案)》《上海市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上海投资者保护联盟临港新片区创新实践基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海市企业出海法治护航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浦东新区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提供立法咨询意见。
积极参与上海市司法局和市高院“世界银行BR营商环境评估”、市商务委“上海市仲裁机构能力建设评估以及市二中院《关于支持保障仲裁助力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的若干意见》等征求意见工作。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校法学院开设国际商事仲裁实务课程,完成授课104课时,并获评复旦大学法学院卓越法律实务课程奖项。受邀为北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讲授中国仲裁机构实践。
联合主办第13届Moot Shanghai、第三届内地与港澳大学生模拟法庭(仲裁庭)大赛,推动国际仲裁人才培养。
结语
奋楫不停步,扬帆启新航。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仲裁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提高上海仲裁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上海加快建成仲裁制度接轨国际、仲裁资源高度集聚、仲裁服务功能健全的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而努力奋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