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16日 文号:沪发改社〔2021〕9号)

沪发改社〔2021〕9号

各有关单位:

《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上海市体育局

2021年3月15日

 

 临港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一、规划背景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新片区需要进一步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产引人、以人兴业,全力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为实现新片区发展战略目标,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部署、高水平推进新片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新片区总体范围包括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全域面积873平方公里。本规划重点关注原临港地区、机场南侧、小洋山岛范围所形成的产城融合区,面积为386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启动的包括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和机场南侧等区域,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远期兼顾全域范围。规划近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二、发展基础

1.基本公共服务完成基础配置,服务质效需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区内,基础教育设施总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但治疗床位和执业医师配置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基层卫生设施条件亟待改善。公共文体设施符合基本标准,但服务内容和品质有待提升。部分镇村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保基本养老服务设施配置仍存在缺额。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和特色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

2.重大功能性项目加快布局,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协同释放。近年来,临港大学城、六院东院、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馆、海昌海洋公园等一批社会领域重大项目相继规划建设,初步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依然较为缺乏,区域协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尚未实现与重点产业紧密融合发展,高水平医疗资源潜能有待进一步释放,重大文旅项目还未集聚形成特色品牌。

3.社会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新片区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社会服务产业市场主体参与较为有限,产业的规模和能级不够。考虑到未来新片区将会集聚一大批海内外人才,对于高品质、差异化、国际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较大,未来新片区在高水平国际医疗、国际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和赛事举办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适应新片区人口发展和产业创新需要,对标国际一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努力增加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供给,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现代化新城。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推进。根据新片区空间、产业、人口规划和布局,统筹布局适宜的公共服务设施。坚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综合考虑本地居民、产业人口、国内外游客等各类人群需求,打造多元化、复合型、全天候的城市发展新空间。

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基于新片区整体发展规划和目标,适度前瞻性布局部分优质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项目,探索创新公共服务建设管理理念和模式,适应面向未来的工作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新片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坚持开放共享。充分依托新片区制度开放优势,进一步链接国内外的高水平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服务的国际化、多样化水平,促进共建共享和融合创新,激发存量资源的活力,积极探索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共治新模式,打造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开放新高地。

四是坚持特色引领。结合新片区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发展特色公共服务与产品,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依托最新网络信息技术,率先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充分体现最新生活理念,引领未来发展方向,打造享誉全球的临港特色公共服务品牌。

3.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新片区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基本实现职住平衡。先行启动区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覆盖,建成运营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制度性改革创新举措相继落地,新片区公共服务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符合新片区定位和特点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基本形成。

到2035年,建成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临港样板”。15分钟生活圈覆盖新片区全域,优质均衡、便利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重大功能性项目全面发挥集聚、联动、辐射效应,开放包容、国际一流的社会服务品牌具备国际影响力,包容共治、充满活力的城市共同体日趋成熟,建成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现代化新城。

四、高品质打造新片区公共服务“五大名片”

对标国际一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城市发展最需要、新片区建设最迫切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努力创建教育改革开放先行区、高品质健康服务引领区、世界级文体旅游目的地、家门口服务样板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标杆,打造新片区公共服务“五大名片”。

(一)教育改革开放先行区

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率先探索教育综合改革举措,激发多方参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满足区域内市民群众和产业人口对于优质教育的期待。着力深化教育对外开放,加快促进教育和产业深层次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国际化、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到2025年,基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产教融合取得标志性成果,成功打造一批示范性合作办学项目。到2035年,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驱动作用充分显现,新片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对外合作开放的前沿窗口。

1.建设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力度。结合人口发展趋势、重点产业规划、城乡社区组团布局,按照应建尽建、适度超前的原则,抓紧补齐硬件设施短板,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体系,增加多层次的托育机构和服务供给。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推进公建配套学校应建尽建、高标准实施,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小学校。推进市级实验性示范性和特色优质高中资源向新片区倾斜布局,加快建设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华师大二附中临港校区等项目。

全面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引入优质资源,打造若干新片区示范性学区集团,将新片区内现有学校全面纳入集团统一管理,研究建立绩效激励机制,积极引入名校长、名教师,加强人才交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模式变革,提升学区集团内部的一体化发展水平。结合各学校办学基础和特色,全面构建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支撑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可终身受益的德育素养、运动技能、艺术爱好和劳动技能,丰富科技、艺术、体育、卫生等校外教育,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拥有人生出彩机会。在新片区率先探索建设“未来学校”,推进国际前沿的教育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结合,拓宽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2.打造产教融合城市核心区

推进教育和产业协同规划。聚焦新片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培育产业,加强与区域内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资源链接,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形成一批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培育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支持区域内高校着力打造3-5个符合产业发展定位的重点学科专业,争创国家一流学科。鼓励“双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与新片区加强合作,“十四五”期间落地2-3个专业学院、联合实验室等实体化项目,探索创新源头“最先一公里”与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机制。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校企联合招生、协同育人模式,鼓励产业资本直接参与办学、共建学科和实训基地,试点建设1-2所由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组织等方面共同举办、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或二级学院,力争在5-10年进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行列。重点建设新型产业大学,将其逐步发展为新片区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枢纽型实体平台,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发展新格局。推进校企共同建设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新片区内30-50家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密切合作的企业纳入“十四五”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依托政府、行业企业、产业园区、高校等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资源、政策的对接。

3.提升教育国际化、多样化水平

引入国际化特色教育项目。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布局高水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和优质办学资源,探索引进国外高水平应用科技高校来沪办学,吸引3-5个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引进培育国际一流、满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需求的社会办教育机构,按需设立独立法人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引进若干语言学校、特色艺术学校、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校等,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办学。

吸引创新研究机构落户。在新片区推动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鼓励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探索联合世界顶尖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领域头部企业等,共同投入创建体制灵活的创新研究院,吸引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专家学者落户,聚焦基础科学、产业创新、城市治理相关领域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努力打造世界级的创新策源地。

构建全民终身发展的教育网络体系。完善多样立体的科技人文教育基地群,新建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文博场馆、高校、科研机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企业等各类资源,打造类型多样、覆盖广泛、面向全民的“临港大学堂”。完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丰富线上线下学习互动资源,扩大老年教育服务供给。率先推广使用个人终身学习账户,打造个人终身学习新空间。

(二)高品质健康服务引领区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关键领域和政策创新,增加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供给,构建与新片区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满足不同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到2025年,初步建成符合新片区阶段特点、智慧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涌现一批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临床研究转化成果。到2035年,建成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符合最新健康医疗理念、资源配置高效合理、就医便捷可及的现代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成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健康服务示范区和医学创新功能区。

4.构建功能引领、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建立区域内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强化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和事件监测与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将市六医院临港院区打造成为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加强感(传)染科的硬件设施投入和人力资源配置,强化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应急救治能力。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加强发热门诊、发热诊室等建设,提升发热筛查诊疗功能,全面推进医防融合。遴选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大型场馆设施,加强应急转换预案制定与保障物资储备。

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健康教育科普与精准化健康管理服务。完善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控、职业卫生、环境卫生、精神卫生、妇女儿童保健、院前急救、口腔病防治、眼病防治等各类公共卫生功能。深入推进体医结合,以亚健康人群为重点发展体育运动处方。完善肺癌、胃癌、乳腺癌等重点病种的预防教育和早期筛查,加强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知识普及和干预诊治能力建设,进一步关爱母婴健康,关注儿童早期发展,推动区域内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5.建设智慧便捷、全面高效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提供高品质家庭医生服务。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实施分层分类签约服务策略,强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长期照护居民签约服务。鼓励在中央商务区、顶尖科学家社区等重点区域,引入高标准、国际一流的全科诊所,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全科医疗服务。在全域范围内加快全科医生配备和引入力度,到2025年每千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0.45人,探索更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活力。

探索构建市级医学中心和社区医院紧密合作的健康联合体。加快补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和设施条件短板,加快推进申港、万祥和书院、四团平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和迁建工程项目。做强基层诊疗功能,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为社区医院,适当扩大床位规模,因地制宜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床位,加强人员和设施配备,强化中医在慢性病诊治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充分利用市级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的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医疗、移动诊疗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市级医学中心和社区医院紧密合作的健康联合体,统一医疗诊治规范标准,推进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方面一体化管理,构建市级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的平台载体,提升基层医师诊疗水平,让临港地区居民就近获得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

6.打造功能齐备、医产融合的市级医学中心

全力打造高能级市级医学中心。强化市六医院临港院区综合性医疗服务定位,健全科室设置,重点打造区域内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抢救、急性创伤、脑卒中及胸痛救治等急诊急救中心,充实一线医护人才力量,全力打造成为区域性疑难病症诊治中心。充分发挥与新片区毗邻的新华医院奉贤院区、九院祝桥院区等市级医院分院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市级中医资源对新片区的支持与辐射,为新片区全域范围提供更为有力的医疗服务保障。

推动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支持区域内市级医学中心建立“临床诊疗-临床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机制和服务平台,率先建立新片区范围内标准规范统一的专病临床研究数据库,全面对标接轨国际临床研究标准和规范,吸引培育一批高层次临床研究与转化人才,推出一批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转化成果。支持区域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行业组织、重点企业建立产学研医对接平台,引入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投融资等第三方专业服务资源,推动医学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7.引进国际一流、特色优质的健康服务业品牌

积极引入高水平国际医疗资源。对标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建设目标,发展一批国际化妇产科、儿科、心理健康等特色专科医院、医生集团、特色诊所和前沿医学中心,培养引进一批具备国际化教育背景、专科技术能力一流的医学人才,增加差异化、特色化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国内国际健康服务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探索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品牌、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在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激发优质医疗资源的活力。

争取医疗领域更大力度开放探索。探索加强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合作,支持国外已批准上市的药物、医疗器械等在新片区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先行使用。探索对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实施备案管理,积极支持区域内高水平社会办医疗机构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基地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推动区域内各类医疗机构与国际商业医疗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对接,按国际通行标准提供一流的商业医保服务。

(三)世界级文体旅游目的地

擦亮海洋文化、未来文化、江南文化名片,高品质打造全域文化体育旅游目的地,高水平承接举办世界级赛事和文化节庆活动,成为享誉全球、吸引国内外游客竞相来访的文体旅新地标。到2025年,新片区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体旅产业发展体系。到2035年,新片区建成近悦远来的创新文化之城、引领全球潮流与科技创新的体育时尚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质旅游之城。

8.打造海纳百川、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前沿阵地

打造先锋文化集聚地。依托对接国际、临海见海、产业集聚、科教联动的优势,将海洋文化、未来文化等元素融入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社区建设,增加跨界融合、开放多元的文化空间。推动产业园区、科研机构、学校、文化场馆的深度互动对接,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开放实验室、展示厅等,开发系列可供展示和公众参与体验的高科技文化产品与活动。积极培育引入世界级的文化节庆活动与品牌,发展沉浸式演艺、光影秀、水秀等演艺新业态,以滴水湖核心区为重点区域,打造多点布局、多元融合的时尚演艺集聚区,成为年轻人向往和必达的时尚“打卡地”。立足新片区连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优势,鼓励跨境文化交流,利用文化艺术展示、先锋艺术交流、国际学术论坛等多种渠道,打造前沿文化思想交流研讨示范区。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亮点。积极开展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在新片区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打造文物流通全链条一站式综合体。培育集聚在线展示、交易、定制等新业态,积极发展艺术品物流、仓储、保险等专业配套服务。大力推动创意设计特别是工业设计产业与区域内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发展,在产品和关键性零部件的外观、结构、功能、设计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国际级的工业协同创新设计平台。建设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高科技影视摄制基地,加强云计算技术、AI、AR、VR等新技术研发及产业生态建设,打造上海科技影都特色功能承载区。

9.打造全球知名的国际体育时尚中心

打造时尚赛事和健身运动目的地。持续打响水上运动品牌,继续高水平举办世界水上摩托锦标赛、OP帆船邀请赛,大力培育特色冰雪运动、海港城市定向、航模、机器人等时尚体育赛事,不断扩大临港自主品牌赛事影响力。打造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时尚消费于一体的都市综合体育中心,多渠道增加面向大自然的开放体育运动空间。依托滴水湖核心区40公里健身步道、环湖8公里景观带、二环城市公园等设施资源,大力发展路跑、自行车等群众性休闲运动,积极发展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极限运动,将临港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休闲健身运动目的地。

发展体育产业新业态。对标国际体育科技创新前沿和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最新趋势,聚焦运动数字化、体育传媒、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等前沿方向,引进国际性优质机构、头部企业和高端人才,培育市场化、专业化职业体育俱乐部,汇集资源、创新打造体育知识产权与赛事资源交易平台,增强本市体育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取设立低空空域管理服务保障示范区,探索在适宜的景区(点)开展热气球、水上飞机等观光体验。

10.打造高水平全域旅游示范区

积极创建环滴水湖5A级景区。加快建设上海天文馆、港城广场文化综合体、冰雪之星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持续提升海昌海洋公园、航海博物馆等设施的内涵功能。按国际标准高起点遴选专业化服务运营团队,加强设施的专业化运营和资源联动,完善临港特色标识及国际化、多样化空间设计,进一步提升环滴水湖区域文化旅游设施的服务能级,打造一步一景观、处处可休憩的都市慢生活区,将环滴水湖区域整体打造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5A级景区。

充分挖掘新片区旅游资源潜力。发挥新片区集海岸湖泊水系资源、主题公园娱乐资源、美术艺术场馆资源、古镇名村江南文化风貌、前沿制造产业集群资源于一身的独特优势,面向不同年龄人群开发一批高品质的滨水滨海、乐园休闲、艺术时尚、工业参观体验、江南文化旅游线路与旅游产品。探索允许在沪设立的外商独资经营旅行社试点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赴台除外)。

(四)家门口服务样板间

努力将各类公共服务向社区、向家门口、向居民身边延伸,将家门口服务站打造成为市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新型“便利店”,提供集成化、特色化社区公共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建设便捷、和谐、温馨的幸福社区。到2025年,新片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居民就近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到2035年,建成符合最新生活理念、高品质、智慧化的家门口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家门口服务的样板间。

11.加快家门口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目标,以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为依据,在新片区范围全面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复合设置党建群建、事务办理、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功能,加强信息化平台与5G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临港特色的家门口服务站。家门口服务站要坚持功能优先、共建共享,综合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标准,根据社区、楼宇、园区等不同特点和区域人群的不同需要,基于未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生活方式,因地制宜设置功能组合,灵活转化功能用途,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多功能厅”。适应新片区国际化人才需要,推动出入境管理、来华就业许可等服务事项延伸至家门口办理。

12.创建家门口服务示范项目“湖畔汇”

在全面推进家门口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率先在环滴水湖区域探索打造线上线下融合、面向未来的家门口服务示范项目“湖畔汇”。建立常态化需求表达和供需对接机制,提升公共政策的精准度和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不断增强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在“市民云”平台框架内,开发体现临港特点的线上服务品牌,一站式集成电子健康档案、智慧养老、数字图书馆、个人学习账户等数字资源,同时在线下空间综合运用各类智能化手段,提升家门口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13.完善家门口养老服务

贯彻积极老龄化理念,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城乡社区。补齐保基本养老设施短板,加快现有养老机构达标改造,按照每千人建筑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的标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完善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增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布点,完善社区托养、助餐、居家上门等各类服务供给,推动实现社区养老与卫生服务设施综合就近设置。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养老方式,鼓励利用自有住宅、闲置房屋发展具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功能的互助式服务。在新片区范围广泛实践无障碍理念,公共空间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新建住宅统筹考虑适老化需求,互联网服务适应老年人使用特点和习惯。鼓励结合商业设施规划,建设集老年用品、康养健身、文娱体验等于一体银发消费综合体。积极发展辅具租赁、老年旅游、智慧养老等养老产业,推动打造老龄乐活示范区。

(五)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标杆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融合治理新格局,探索国际活力社区和谐共治新模式,发挥城市治理“两张网”平台新效能,营造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新标杆。到2025年,形成若干标志性城市治理示范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临港治理品牌。到2035年,新片区城市治理经验得以广泛推广,具有一定的国内外影响力,引领城市治理新模式。

14.建设国际化活力新社区

按照新片区的总体规划,结合产业和人才需要,在国际顶尖科学家社区等区域,高标准建设国际化居住社区,完善社区服务、文体康乐、生态环境等设施配套。引入符合国际人才饮食、消费、社交、文体休闲等生活习惯的餐饮品牌、零售品牌和生活服务机构,增进国际化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各类公益慈善、文化体验活动,鼓励国内外居民互动参与。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搭建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平台,鼓励国内外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配套服务标准与行为准则的制定,合力打造国际化活力社区的共治“样本”。

15.推进城乡融合治理

完善覆盖新城、镇区和乡村的城乡融合治理体系,强化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性,努力构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持续强化基层治理基础,切实增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职能。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优化管理机制和标准,提升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水平。健全乡村治理制度机制,拓宽村民议事平台,提高农民法治素养,传播乡贤文化。支持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探索社会企业等公益创新模式,在新片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社会工作者队伍。

16.建设临港特色城市治理“两张网”

依托新技术,以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建设为机遇,打造临港特色城市治理和服务新模式。依托全市“一网统管”平台,采取人工智能、智能安防、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创建“净畅宁和美”的全球一流宜居城市。加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电子档案应用,探索“AI+智能预审”“AI+综合监管”“AI+政府服务”,打造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网通办服务从“通”办到“智”办的转型升级。

五、保障措施

1.规划土地。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实施建设,适当前瞻性布局并做好重点区域的规划预留。提高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增加城市社区亟需的教育、卫生、养老、托育、体育等设施空间。搭建公共服务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组织等存量闲置公益性设施情况,在符合规划、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合理调配,因地制宜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2.资金投入。加大新片区相关专项资金对于公共服务的投入,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落实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责任。充分发挥新片区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专项支持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加快培育社会服务产业领跑企业和领先品牌。鼓励通过市场化手段拓宽资金来源,支持在文化、体育、养老等领域中探索PPP、企业债券、信托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3.营商环境。建立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制度,明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准入门槛和标准,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主体享受同等待遇。探索实行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压力测试,争取在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通过国际一流项目和标准的引入,形成更多制度型创新成果。持续深化公共服务设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按国际标准高起点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提升场馆设施运营的质量与效益。

4.人才引进。针对教育、卫生、文体旅等重点领域所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优化引进方式、简化引才流程,建立更加灵活便利的引才用才机制。积极增加专家公寓、长租房、基础教育学位、高品质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供给,提升在工作许可、居留等方面的办事便利性以及文娱、休闲、购物等日常生活方面的丰富性,为扎根新片区的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